薛淞搭乘的船正是三年前上京時乘坐的那艘。知道薛淞急著要返鄉,老船主堅持要薛淞乘他的船走,而且不肯收他的費用,當然這點薛淞是不肯答應的。于是,船主就把船上最好的一間艙房留給了他,那是一個套間,拾綴得十分體面舒適,薛淞很是滿意。
當年被薛家救治的水手孫七如今已經當上了這艘船的副船主,再繼續歷練幾年,就能升為船主了。他見到薛淞,立刻很激動地上前來叩頭感謝。薛淞連忙阻止了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救人一命,那自然不能袖手旁觀,薛淞覺得那是正常人該有的道德觀念。更何況,也因為如此,無心插柳柳成蔭,他和薛家得到的收獲巨大。認真論起來,恐怕他還要感激孫七呢。
這船上還有其他客人,于是薛淞吩咐孫七和下人們也不要在旁人面前提及此事,嗯,他也不想顯擺自己的身份,一并吩咐孫七不許把他是一甲進士的事情透露出去,免得其他人見了他拘謹,雙方都不自在。
薛淞很怕麻煩,這才著急地離開京城。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遠山有近親,得到了一甲進士的功名,再加上永明帝對他的另眼相看,薛淞就預感到京城里的武勛們會有所行動的。來自他們的善意,自己無論是接受,還是不接受,都是不妥當的。因此,薛淞果斷溜了。
等到三個月后,薛淞回到京城時,武勛們想再拿著給他慶賀高中來做文章,連黃花菜都涼了
已經過了許久,就不便再勞師動眾了吧,再說,我剛剛一家人搬家到京城,著實忙亂;新科進士觀政已經開始,我可不敢太招搖薛淞有充足的理由推脫過去的,此時,薛淞可不愿節外生枝,他自己不愿意和這些武勛們扯上什么關系,吳侍郎也告誡過他要注意的。
薛家并沒有沾過武勛們多少光,皇商的恩典是先祖自己努力立功掙來的,賈家和王家的有限庇護是薛家多年來真金白銀換來的,彼此并無相欠之處。
如今的薛家,情形比紅樓書中要好多了。薛蟠和母親作為依仗的王子騰還沒有后來那樣飛黃騰達,大權在握,薛老爺為人謹慎,薛霖也本分低調,薛家壓根還沒有薛蟠當家時的那般驕橫淫奢,敢明目張膽地作下惡事來,這樣完全可以從四大家族的破船上抽身
心情舒暢了,在船上閑來無事,薛淞就時不時地走出船艙,看兩岸風光。只要船只靠岸,他就興致勃勃地上岸去游逛,著實是過得逍遙自在。
一天下午,薛淞正立在在航船上層的甲板上眺望觀賞,遠方青山如黛,江水浩渺,在一抹金色的夕陽下顯得蒼茫美麗,逐漸昏暗下去。對此美景,薛淞心曠神怡,一時間只覺得那景色頗有春江花月夜的情致。
春江花月夜的全文頗長,薛淞只記得著最經典的幾句。他正準備開口念出來,卻聽見身后有個聲音已經在吟誦了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就是這種感覺,來人竟然與他想到一處去了。薛淞心中一動,轉身只見身后立著一位三十左右的斯文男子,看他的穿扮,那也是一位讀書人。那男子衣著樸素,看上去有些陳舊了,袖口處還有磨損的痕跡。
那人見薛淞回望,于是彬彬有禮地上前招呼。兩人遂攀談起來。那男子言談不俗,頗有幾分學識。他也搭乘這船只,只他訂下的艙室狹窄,空氣沉濁,呆著很不舒服。但他每日里還是讀書,疲累時便出來透透氣。
幾日后兩人又見面聊天,發現互相很說得來,解了旅途的寂寞,于是熟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