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金陵府便大張旗鼓地送來了喜報,而且這回是禮房的主事親自送來的。主事態度熱情,一見面,就對著薛老爺贊嘆不已,夸獎薛淞年少有為,薛老爺教子有方,還說孫知府聽說此事,也高興不已,他不便前來,委托自己表達祝賀之意。孫知府這樣的態度,親近而客氣,分明是已經把薛淞當做了同等階層的自己人來對待了。
薛家,自此之后,不僅僅是貴爵皇商,而且也能稱得上是書香門第。日后的子孫們,若是有意,便可以往這方面發展了。這樣一來,不僅薛家可穩固根基和聲勢,也可增加一條出路,避免了子孫們的內斗。
薛淞喝了杯茶,不及回自己的隨園,就和父親哥哥敘述起了在京城的經歷。薛老爺聽完,沉吟了許久。他起先是震驚,手心中捏著一把汗;聽到后來,便是驚喜;等到再回味,心中就戰栗起來了。
薛老爺自薛淞上京之后,心中一直惴惴不安。他倒不如何擔心薛淞的功名,他已經認定了會是一個三甲進士,畢竟薛淞會試排名是挺靠后的。
他怕的是薛淞對上忠義王府時會意氣用事,若是惹惱了忠義親王,可如何是好淞兒他,他能擋得住忠義親王的報復嗎
還有,雖說淞兒一口答應由他來承擔后果,但忠義親王真的會當真嗎,他還會不會遷怒到整個薛家不說別的,就是在皇商資格上刁難一番,易如反掌,雞蛋里總能挑出骨頭來的,那薛家的營生怎么辦
薛霖在薛淞上京后,也越想越后悔起來,他也去和薛老爺談起此事,覺得薛淞太過膽大,建議父親同意讓他立刻趕去京城阻止,至少也要給王伯爺和王子騰寫封書信,告之這原委,求他們設法為薛家轉圜求情。薛老爺思忖了良久,還是咬牙拒絕了。
幸虧當時沒有這樣做,兩人心中都慶幸起來。永明帝對薛淞的抬舉,說明他此舉是正合了皇上的心意,這是押對了寶啊如果真的順從了忠義王府的要求,這薛家的結果,實在是不敢想象
薛老爺不禁感嘆了一聲,由此可見,淞兒的眼光是遠勝于自己和薛霖啊,自己半生經歷了那么多,竟然不如淞兒看得透徹,這就是讀書人的厲害之處吧
他暗下決定,等到蟠兒再大一些,就去延請一位先生來,教他識字和道理,但也不能死讀書,那只能成為腐儒,就以淞兒作為榜樣吧。薛霖也閉口不言,在這樣的事實面前,他只能服氣了。
薛家族長和族老們聽說薛淞回來了,也興沖沖地來到薛府。薛淞此番成為進士,薛氏宗族受益匪淺。在官府報喜的第二天,族長就與薛老爺去了金陵府衙,順利地給薛家全族男丁辦理好了免除徭役的手續,闔族上下都歡喜得緊,這下,大家可以理直氣壯地不再受徭役之苦了。
這都是薛淞爭氣啊族老們團團圍著薛淞贊不絕口,薛霖見狀,心中默然了一瞬,隨即心情平靜下來。
此刻,他是真正對弟弟再也生不出嫉妒之心了。這些日子以來,薛家所受到的關注和榮耀讓他醒悟過來了,薛淞對薛家的價值是什么。當你與一個人的差距太大時,你對他只能是羨慕地仰視了
族長和薛老爺、薛淞商量起立進士碑的事情。按照法規,進士可以從當地府衙里領到五十兩銀子來立一塊碑,以時榮耀。
這沒說的,在薛淞回到金陵城的第二日,薛老爺就興沖沖地派管家去領了銀子出來。薛家不差錢的,但這五十兩銀子卻是極體面的。薛老爺舍不得花,把這五十兩銀子貢在祖宗牌位面前。最后,薛府花了五百兩銀子,在薛府那條巷子口,立下了一座漢白玉的進士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