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聽著這話,臉上含笑,只是謙虛道:“您過獎了,我哪里能及得上大嫂”對著王老太太的話,并不肯接口。終究也是高門勛貴,王家女眷也是有傲氣的,遞出的橄欖枝人家不愿接受,也就不能再勉強了。
王老太太便言道,自己老天拔地的,不合年輕人的脾性,讓王子騰夫人趙氏來招待方氏。趙氏也是出身武勛之家,和方氏相處后,也覺著方氏那種作派也和自己格格不入的,兩人說話之間,有些典故詩文什么的,自己都不明白。
敘了敘家常之后,兩人也尋不到話題來說了。想講一講兩家相關的事情把,方氏便一臉茫然,也是文武殊途,沒有交集之處。
如此幾番之后,王家也不再去驚擾薛淞了。犯不著啊,明顯薛淞是記著王子勝算計他的事情,不愿和王家親近了。
反正王秀云是薛霖妻子,她的子女便是王家的外孫子,外孫女,薛家與王家的關系就遠不了。薛淞已經分出來了,他的態度如何,那也不是太要緊的了
相比王家,薛淞對賈家更加是遠著了,連節禮年禮都免了,自有薛老爺聯系這老親的情分,他就偷懶不操這心了。榮國公位高權重,薛淞更加要堅持著士人風骨,不能阿諛巴結,榮國公會體恤小輩的吧
賈家的幾個同輩人也邀請薛淞聚會了一回。賈敬和薛淞是同一屆,他自視很高,卻名次卻位居薛淞之下,哪里能心服。他認為那是薛淞拿著忠義親王當做踏腳石,才得到永明帝的歡心,給賞賜下的恩典,哼
賈敬因此對著薛淞冷冷淡淡的,各為其主嘛,他是忠義親王的人,如何能與與忠義親王作對的薛淞親近呢
賈政夾在幾位有功名的同輩人中,未免有些自慚形穢,表現得局促尷尬。
林如海卻是溫文爾雅,談吐優雅,與幾人都相處得甚是和睦。他看出賈敬對薛淞的不友善,不動聲色地用言語化解開來。
也許他是本性仁厚,不愿讓薛淞難堪;也或許他是善于為人處世,但薛淞還是領了林如海這份善意。他望著尚算年輕清俊的林如海,不禁想起了眼前這人日后面臨著的凄涼人生。
他心中倏地生出一股沖動,想當頭猛喝,提醒林如海,但再思轉念一想,薛淞卻是黯然一嘆。疏不間親,他以什么身份來和林如海說還沒影子的事情,又有誰會相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