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那小子孤陋寡聞,可不知道了,我父親也沒有和我說起過此事啊
咱們薛家自打我爺爺那輩起,就居住在江南了,和京城聯系甚少。而且,您家這么高的身份,咱們薛家只不過是一介皇商,哪里能高攀得上一定是大人怕我難堪,故意給我圓個面子的,哈哈,不敢當,不敢當
世兄要邀請我去打獵飲樂哎呀,我日日都要去衙門當差,著實不得閑兒小弟還在觀政,哪里能自己做主,況且我那座師對我甚是嚴格,小弟的頂頭上司便是他的同門,小弟偷懶耍滑了,座師立刻就能知道,可會嚴責小弟呢,世兄見諒
見著薛淞對著他們油鹽不進,裝傻充愣,卻與自己的座師、同僚們來往密切的樣子,武勛們心中也有些不悅。現在是永明帝在位,武勛們地位還沒太衰落,他們覺著薛淞這樣未免太不識抬舉了
明明他們因為薛家也算與武勛帶點關系,才想著提攜薛淞一番的你薛淞雖然是二甲進士,但你眼下不是還沒授官出頭么,竟然就心生反骨,想著要和咱們撇清干系了呵呵,要不是因為皇上對你有幾分看重,咱們武勛子弟中出息的人不多,誰會把你一個皇商家出來的放在眼中啊
根正苗紅的武勛子弟,像王家的王子騰,賈家的賈敬,可不比你薛淞差。王子騰是在軍中發展的另說,賈敬可也是進士,還得到忠義親王信任,就是觀政的地方,比起你薛淞來,也只好不差
漸漸的,武勛們也就懶得再搭理薛淞了,而薛淞也因此松了口氣。文武殊途,不盡早表明了立場,將來非禽非獸的,兩邊都不會將他視為自己人,落不到好
而隨著天下太平,武將衰落的趨勢是不可扭轉的。等到忠孝王上位后,四王八公為首的武勛更是會被清算得徹底。有這樣的好機會與之劃清界限,薛淞是求之不得
武勛們對薛淞的冷落和不滿,文臣和士人們也看在了眼中,在吳侍郎有意無意地推動下,他們對待薛淞的態度更加親近起來。
但京城里有兩家人與薛家的關系究竟不同,薛淞一時也無法與之老死不相往來。
第一就是王家。薛王兩家畢竟是姻親,怎么能一下子撕扯得開來薛淞只得對王伯爺和王子騰的示好平淡對待,逢年節,送上一份應例的節禮便罷。王伯爺一再邀請薛淞和方氏來家中,道都是老親,不要生分了去薛淞口頭上雖然恭敬客氣,但除了拜年,也難得上門一趟。
畢竟薛淞忙碌著公事,終日不得閑兒,哪里有空兒去王家去走親戚,王伯爺又不是他的岳父男子要以前程為重,這一點可沒人能拿來說嘴。
方氏拗不過王家老太太的邀約,倒是應景地去過王家幾回。不過,王家女眷也沒能如愿與方氏建立起親密的關系來。怎么說呢,方氏是禮儀周全,但態度卻是客氣而疏離,和薛淞一般的難纏
王老太太笑著夸贊方氏美貌,把自己兩個女兒都比下去了。唉,可憐秀云她遠嫁金陵城,老身心中真是想念,恨不得再多個女兒承歡膝下就好了秀云來信,都說你好呢,我看著你啊,越看越是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