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空虛,既然戶部已經捅開了蓋子,那就再難捂住了,朝廷必須要有個說法。本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無奈那借錢的朝臣太多,且每個人都向著朝廷哭窮喊苦的,各自有一大堆的理由。
法不責眾啊,如果強硬追討,只怕會鬧得很難看,永明帝向來是以寬仁自居的,前幾年忠義親王兵變,已經是往他臉上重重打了一掌,讓他十分的丟臉了。后來,為了修補自己的形象,永明帝還咬著牙赦免了被牽扯進去的官員們,又捏著鼻子給忠義加了個謚號。好不容易才把這事情平息,現在怎么又鬧了這一出
可不管吧,也不成,國庫的銀子總得收回去些,讓戶部有米下鍋。永明帝煩惱之余,忽然就想到了有一個現成的好人選四皇子忠孝王啊
這個兒子踏實能干,人嚴肅沉穩,不,是太過較真,凡事都一是一一是一的,按照朝廷律法和自己的規則辦事,從不肯輕易通融,也不想著籠絡大臣們。說實話,這個兒子平日里并不如他那些嘴甜靈活的兄弟討人喜歡,但永明帝心中明白,忠孝王是個能托付事情的,讓他辦事也能讓人放心,現在遇到麻煩,永明帝第一個就想到了他。
那么,這樁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就交給忠孝吧,永明帝心中琢磨著,也只有這個兒子不怕得罪人,那副油鹽不進的冷臉能鎮住那些耍賴犯橫的臣子們,自己也就不用壞了名聲了
忠孝王平靜地接下了旨意,跪下謝恩。在一旁的忠順王為兄長憤憤不平,這差事是個燙手的,這不是把兄長放在火上烤么
忠孝王嚴肅地制止了弟弟的牢騷,追討欠銀,那是朝廷必須要做的事情,他身為皇子,更加沒有推諉的理由。而且,他心中也是有自己的雄心壯志的,如果這差事他能意志堅定地辦好,那就是一樁可以讓人刮目相看的大功勞,任誰也不能抹殺
現在皇子們雖然都領了協理各衙門的任務,但只是名義上好聽,各部長官們可不會真的讓他們掌管正事,父皇自忠義親王兵變后,對兒子們染指朝政大權也忌憚著呢。這回,雖然這是難啃的骨頭,但也是難得的一個機會,天下哪有不勞而獲的好事
既然要追討欠銀,自然得建個班底,忠孝王自己也是有些人手的,但他不想給人留下話柄來,琢磨著要拉著朝廷要緊衙門的人一起參與。戶部自然是跑不了的,忠孝王要求戶部必須要出個能辦事的人。戶部尚書點出了幾個人,其中就包括了薛淞,他的辦事能力在戶部是得到肯定的。
被戶部尚書挑中的人,心中都不太情愿,這可是極得罪人的能從國庫里借出大筆銀子的,能是一般的小官小吏
只是,被上司差遣著,推辭無用,迫于無奈,大家都覺得真是運氣不好唯一的例外,就是薛淞,和別人都愁眉不展不同,他是一片風輕云淡的,坦然接受了,絲毫沒想找門路推掉這倒霉差事。
自然是不會推諉的,薛淞心中想道,和未來的皇帝并肩作戰,還有比這更能刷存在感的么,這么好的機會怎么能不抓住
薛淞心中雖然歡喜,但面對著忠孝王時,表面上是不卑不亢,態度坦然大方,不上趕著討好巴結,只安靜辦理自己份內的事情,十分仔細認真。忠孝王本就欣賞這樣的行事作風,對比著其他不甘不愿參加,卻出工不出力的官員,心中更加對薛淞高看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