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勸說下,薛蟠在開蒙之后,先請了先生在家中教導,長大了后,就送到了書院。雖然薛老爺和薛霖信中也惋惜薛蟠資質比較平常,比不上當年的薛淞,論聰穎,也不及妹妹,如果兄妹兩人掉個個兒,那就好了,反正女兒家也不用求什么功名前程的,何須那樣的天資
薛淞因此松了口氣,至少,薛蟠不會成為書中那紈绔惡霸了吧,幸甚,幸甚只是,想起警幻等神仙們那翻云覆雨的手段,薛淞也不能完全放下心來。
如果,如果,薛家真的還是被牽扯了進來,薛淞也不能放任不管,這個年代可沒有獨善其身的說法。因此,忠順王這層關系,那是很有用的。
忠順王遞出的橄欖枝,薛淞是毫不猶豫就接過了。他立刻寫信通知謝平,用最誠懇熱情的態度對待忠順王派去的人手,把經營的內情和關竅傾囊傳授,絕不藏私。在薛家商號的幫助下,忠順王在東南的海貿生意開張起來了。
忠順王的戲園子也在京城中建起來了,用的是王府一處地段略微有些偏僻的別院。這是忠順王開府時分到的物業,但他喜歡熱鬧,嫌棄此處不便,平素里并不常住。但別院的好處是,占地頗大,還能引入一口溫泉,有時忠順王會來此地松散兩日。因此,忠順王就決定把這別院利用起來,作為戲園子的選址。
薛淞在其中也出了不少力。后世娛樂業的發達,那非古代可比,各種新奇的宣傳和吸引客人的手段應有盡有。薛淞撿著比較適合這個時代的提了些建議,聽來讓人耳目一新。有空的時候,薛淞也積極地去為忠順王參詳一一。
比如,那么寬敞的戲園子里,只用來聽戲,未免可惜。戲班子也沒那么多精力一天到晚地演出,既然這樣,那不如拓展開思路,把那溫泉的優勢發展起來,弄個休閑娛樂一條龍。聽戲,泡溫泉,按摩推拿,飲宴等等,如果這戲園子能發展起來,連周邊的商機都可以帶動起來。如果有信心,先把周圍的土地收購下來,蓋起商鋪來,日后自己經營,或是租出去,也是有利可圖的。
在這過程中,薛淞與忠順王的關系進一步緊密起來。他見忠順王每日里興致勃勃地,關心著戲園子的進程,他自己也看好這生意,見忠順王投入比較多,手頭吃緊為難,便也拿出薛家積存下的一大筆銀子來入股,解了忠順王的燃眉之急。
但兩人行事都很有分寸,不會讓朝中抓住把柄攻訐薛淞巴結皇子,忠順王籠絡文臣。兩人意氣相投些,那走得近些,也是正常的。薛淞入股之事,兩人默契地沒有對外宣揚。
這樣過了一兩年,薛淞在戶部的資歷又進一步加深了。在上司和同僚的眼中,薛郎中人品中正灑脫,能力出眾,值得尊重和信任。薛家的生意也在蓬蓬勃勃地發展,薛家的家資一日比一日饒富。
忠順王的戲園子也如愿開辦起來,取了個名叫做暢音閣,薛淞讓他在旁邊又加了一行小書偷得浮生半日閑,聽著看著就不俗。
暢音閣的經營很快走上了正軌。這年頭的人,娛樂匱乏,這戲園子豐富多彩的項目立刻吸引了京城人的眼球。這戲園子是皇子開設,園子里的風景怡人,建筑本就挺奢華的,收拾一新后,看著更是華美,擺設家具都很精致,在園子里可以各種玩樂消費,在這里消費面子上也很有光彩。京城里富貴的人很多,對了胃口,花起銀子來一點不吝惜。
生意上來后,周邊的土地也跟著水漲船高。聽了薛淞的話,忠順王在開建暢音閣時,就把周圍的土地買了下來,后來修建了不少商鋪租出去,收益也很豐厚。京城很多老字號見這里終日熙熙攘攘的,都是有錢人來來往往,也在這里租鋪子經營起來,吃的、用的,逐漸齊備,形成了以暢音閣為中心的熱鬧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