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忠孝親王隱晦表現出的歉意,薛淞含笑接受了,表現得坦然大方。這就是古代社會,上位者擁有無限的權力,哪怕如忠孝親王那樣比較賢明的,哪怕薛淞已經躋身官宦之列,都不能成為例外。他心中對這個時代,認識得越發清醒。
就在這朱薯正在試驗栽種,薛淞與忠孝親王兄弟更親近了一步的時候,薛淞收到了金陵城的來信。
是個壞消息,薛老爺忽然摔了一跤,中風昏迷了。薛家上下都很驚慌。請來的名醫診斷后道,薛老爺上了歲數,這一跤撞到了腦子,病情嚴重,只怕是時日無多了。
薛霖驚慌之下,連忙通過官驛給薛淞寄來書信,告之了這個消息,催促著薛淞盡快返回金陵城,與老父親見這最后一面了。
薛淞接到信后,也是心情沉重。盡管前世的記憶歷歷在目,但自他來到這個世界上,薛老爺是給予了他毫無摻假的慈愛,盡到了做父親的責任,在他初來乍到的那段惶然迷茫時光里,極大地撫慰了他的心靈。對薛老爺,他是真正有感情的。此刻忽然知道薛老爺命不久矣,怎么會不傷心難過
況且,薛老爺就是薛家的定海神針。他心中清明,沉穩老辣,能撐得住薛家。有他坐鎮,薛霖和王秀云不會折騰出什么幺蛾子來,王家和賈家從薛家也討不了便宜。從薛老爺以往給他的來信來看,薛蟠也被管束得與原書中不同了。長大后未必能光宗耀祖,但薛淞想他應該不會成為那個野蠻兇狠,草菅人命的紈绔子弟了吧但薛老爺去了后,薛家會不會發生什么變化,原來的劇情會不會重現,薛淞也不敢確定。
薛淞連忙向戶部里告了假,讓方氏趕緊打理好行李,安排管家去去訂最近出發的官船。薛虬也被從書院里接了回來,薛淞親自寫了一份書信給山長,說明了情況。
祖父病危,兒孫們自然要去陪侍身側,或許還要為之送終守孝。百善孝為先,薛淞的名聲又好,山長立刻答應下來,還答應給薛虬保留幾年學籍,等到薛家的事情處理完成,可以再回去書院求學。薛虬天資聰明,學業不錯,山長很喜歡他,希望日后他能像其父一樣取得功名,為書院爭光。
薛淞謝過了山長,薛虬日后考科舉定然還是要回京城來的。江南文風昌盛,但在那里考學,簡直就是地獄模式,能出頭的那真是非常出色的士子了,而且不知要傾注多少心血在上面。薛淞作為父親,可舍不得薛虬吃這種苦,他被贊譽為青年俊才,實則是因為有前世的積累。在這競技場上,他比正常的孩子偷跑了老長的一大圈。
何況,把大好的青春年華白白耗費在這沒有多少意義的事情上面,那值得么這時期,西方波瀾壯闊的大航海運動已經開啟,工業革命即將進行,而在東方,無數讀書人還要埋頭千年前的故紙堆中,爭先走上那狹窄的成功之路,真正可嘆
他也曾借著感嘆西班牙竟然如此強橫,以不多的軍隊就能征服呂宋那么大的地方,讓那么多當地土人服服帖帖據說,他們還吹噓用武力占據了很遠的一片大陸,得到了無數的金銀財寶和好物品,那朱薯就是其中之一。當時忠孝親王并未接過著話題,也不知有沒有受到觸動
薛淞想了想,在去了吳尚書的府邸之后,又去了忠孝親王府辭行,正好,忠順王也在。薛淞向他們說明了老父病危,他們一家立刻要趕赴金陵城的情況,特地來向王爺告個別。
忠孝親王聽了,立刻命管家從王府的庫里拿出不少珍稀藥材來贈送給薛淞,囑咐其一路小心,薛老爺吉人自有天相,不用太擔憂。以兩人的身份地位而言,忠孝親王此舉顯示了對薛淞的看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