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可是賈家的下人、管事們的言語,他們說,只看那榮禧堂里住著的是誰,便知道這榮國府是哪家的天下了只要老太太在世一日,這情形便不會有改變的,至于以后么,寶一爺銜玉而生,是有大造化的,大房在一房面前,還是不能翻身的吧
至于賈家的許多秘聞雜事,比如西府自敬老爺出家修道,不理世事后,珍大爺便一人獨尊,再無人約束,如何奢侈好色,珍大奶奶被氣得憂病而死;自國公爺去世,府上外表上仍是赫赫揚揚的國公府,但卻是后繼無人,王家是后來居上,要不府上為何對于王家聯姻那么上心呢還有,府上也因此少了許多來錢的門道,好在根基深厚,老底子不少,怎么也能好生過個幾十年吧至于府中下人借著主子的勢力各種肆意妄為,彼此之間的勾心斗角,那更是多了去了;人浮于事,從最下等的婆子、小廝,到最上面的管家,大家全都想著如何從府中拿好處,占便宜,那也根本不值一提了
林家是書香世家,家中人口簡單,規矩清明,往來的又都是文臣,奶哥哥一直在江南老家管事,哪里見過像賈家這樣的情形,收集到這些消息時,深為震驚。再三核實之下,發現這并不是虛言,對賈家的印象頓時一落千丈。他打定主意,待到回到揚州城后,定然會如實告知老爺,勸說老爺要謹慎考慮,姑娘若送去這樣的地界,哪里能教養得好,只怕還會受許多委屈呢
林如海的朋友們陸續回了信,奶哥哥也不敢多停留,林如海還巴巴地等著他的回音呢。他和來時一樣,一路趕著,用最短的時間回到了揚州城。
林如海聽著奶哥哥的稟告,臉色變幻,有些不敢相信,印象中體面煊赫的國公府竟然墜落得如此迅速么等再細細看過了朋友們的長信之后,心中再不存僥幸。他黯然嘆息一聲,暗自打定了主意。
林如海一個人在書房靜坐了許久,自己默默磨墨,斟酌著言辭,給賈家回了一封信。
一十天后,史夫人接到了林如海的回復。林如海在信中言道黛玉身體嬌弱,日常都是請名醫精心調養著的。自然,這一層他不擔心,相信以國公府的富貴和老太太對外孫女的疼愛,自會對她處處上心的。只是,黛玉自生下來便生活在溫潤的江南,怕適應不了北方的水土。自己如今膝下孤單,也委實舍不得與愛女分離。不如,過得幾年后,等到黛玉再長大些,再送她去老太太身邊盡孝
再有,府上如今正在為賈璉的婚事忙碌,這當兒,他也不敢讓老太太為黛玉操心勞神,這可是不孝賈敏若是身后有靈,也不會愿意看到這情形的。
隨信而至的,還有林家送上的一份賀禮。史夫人看了信后,對林如海的婉言謝絕難免失望。但她是外祖母不假,但黛玉卻是林家的女兒,林如海這父親做主了,賈家也不能勉強啊
再說了,林如海提出的理由,她也沒法辯駁,她能不顧林黛玉的身體,強逼著林如海把女兒送來么她要這么做了,不說會被人在背后非議,林如海怕也會心生不滿的。賈家要接林黛玉來,是為了不斷了與林家的聯系,可不是要與這有出息的女婿交惡的
唉史夫人惋惜地嘆息了一聲,那只好再等幾年,黛玉身體安穩些,再接她來身邊了。那時她已經初長成為妙齡少女,正是情竇初開之時,與寶玉相處起來,也是來得及的
既然如此,那么賈家只能集中精力,先料理好賈璉與王熙鳳的婚事了。
過了幾個月,薛淞接到了林如海派管家送來的書信和禮物。林如海告訴薛淞,他已經做過了調查,覺得薛淞所言十分有理,送林黛玉上京是他考慮欠周了。他暫且把林黛玉留在身邊,日后即使再送去賈家,那也是幾年之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