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淞眼下在戶部的部門更加重要,但熟門熟道,很快就上手了。他做人低調,做事認真熟練,同僚和上司都對之都評價甚高。這些話傳到忠孝親王耳中,他臉上微微露出笑意,果然自己沒有看錯人。日后薛淞被提拔時,想必也無人會反對了。
王子騰自薛淞回京,也派人給送了一回東西,言語中的意思是兩家是多年的老親,本應該極親近的,希望能調解薛淞與王子勝之間的誤會和隔閡,不要因此生分了去。
薛淞客客氣氣地回了禮,但對王子騰的話卻并沒有做出明確回復。開玩笑,他恨不得與這些老親撇得越清越好,有這個好機會還不抓住么
賈王氏也借著史夫人的生辰給方氏下了帖子,邀請薛淞一家人前來赴宴。史夫人的生辰,這著實不好無故推辭了。薛淞自己不愿去,公事要緊,隨便編個理由,賈家也不能怪罪了。薛虬在國子監用功讀書呢,不能前來,也只得向老太君告罪了。
薛淞不愿讓薛虬在賈家人面前顯眼,賈家可有幾位與薛虬年紀相仿的美貌姑娘呢。如今王熙鳳已經和賈璉成婚,賈王氏把這管家的事務交到她的手中。賈家人的德性,和在金陵時的經歷,都讓薛淞心中警醒。
薛虬年少有為,前途無量,薛家如今是蒸蒸日上,他怕賈家會打薛虬的主意萬一不巧來個男女相遇落水,肌膚相親之類的劇情,給賈家人纏上了可怎么辦呢必須嚴防死守啊,好在薛虬日常都寄宿在國子監,賈家就是有這念頭,也無從下手。
方氏帶著薛舒辰赴宴時,薛淞也再三囑咐,要好生照應女兒,不許讓外男沖撞了。那府里來往人員繁雜,免得惹出麻煩來。書中那調戲王熙鳳的賈瑞,只是賈家族人,就可以在府中自由走動,難道就不怕遇上閨閣中的姑娘們雖是那一幕發生在寧國府,但也可以想象一脈相承的榮國府的規矩如何了
史夫人和賈王氏起先對著方氏母女態度很熱情,對明麗靈慧的薛舒辰是贊不絕口,兩人都給了豐厚的見面禮。方氏見狀,也跟著提出去請了迎春、探春、惜春前來相見,把三人分別夸贊了一回,言道迎春溫柔沉靜,探春爽利大方,惜春年歲雖小,也可見大家千金的氣派,每人送了一付鐲子,一只金鳳釵,一盒宮花,價值也不菲。
方氏立刻還禮,既顯示出了薛家的知禮,也表明了薛家對老親們客氣而疏遠的態度。賈王氏心中一滯,二哥還囑咐她想法緩和與薛家的關系,她原準備此番從方氏入手,大家都是女眷,會好說一些的。哪知方氏如此圓滑,明明見到了王熙鳳,卻絕口不提金陵城發生的時期,言笑晏晏地只管著和史夫人閑話家常,都不給王熙鳳引入話題的機會。
其實賈家也對薛淞一家很是上心,賈王兩家已經有兩代聯姻,那關系是不用擔心的,但原本不起眼的薛家,卻出息了起來,尤其薛淞這一房,已經在文臣中站穩了腳跟。賈家也很想與之走近,但他家那疏離的態度讓人很是無奈。
賈王氏望了方氏一樣,抿了抿唇,方才三春出來時,方氏對她們姐妹溫聲稱贊著,笑意盈盈的,眼中神情卻是淡淡的,可見只是一種客套的應酬。對自己和史夫人有意無意的試探言語,并無一絲一毫的反應。
薛淞一家,是對賈家的姑娘,完全無意的
如果方氏能聽到賈王氏的心聲,只怕她要發怒啐罵了“你賈家的庶女,也敢窺覬我家已經是舉人的虬哥兒不過是頂了個國公府的名頭兒,真當自己是什么高門世家了,好大的臉面啊”
方氏還見到了那個因銜玉而生,在京城里也有些名氣的賈寶玉,他在賈家的地位明顯是眾星捧月的。雖然早聽說過史夫人偏寵小孫子,但親眼見著,與聽在耳中還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