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薛家是指望不上了,賈政只得去找史夫人拿主意。史夫人拿出老祖宗的威勢來,先在寧榮二府里動員了一番。賈赦和賈珍兩人是正經的襲爵人,因此每人是逃不了的,都被史夫人逼著拿了幾萬兩銀子出來,寧國府的會芳園還直接被劃了一大片并進了省親別墅中,省下了一筆花費。余下的,史夫人便把這希望寄托在了林家。
史夫人吩咐賈政起草一封書信,信中回憶起了昔日賈敏與家人的情深孝敬,賈家對賈敏的痛惜和懷念,表述了對林如海和林黛玉的關懷之情,言辭懇切。信中還再次提出,史夫人想念亡女,擔心林黛玉因著喪母的緣故,說親時會被人挑剔,希望林如海同意讓接到賈家來,由史夫人親自教養吧嫡親外祖母自然會盡心關愛的,妹夫只管放心
最后,賈政委婉地提出了要借銀子的要求,沒明確要借的數額,但卻在信中大力渲染了賢德妃的得寵和此次省親的重要意義,訴說了賈家的窘迫和為難之處,希望林如海能援手一二。
史夫人看了信后,滿意地點點頭,這封信寫得好啊
不過。她猶豫了一下,讓賈政在信中再寫上,囑咐林如海在江南要低調行事,與老親們和睦融洽,才是最正確的處世之道。
望著賈政不解的眼神,史夫人默默地嘆了口氣。比起兒子來,史夫人可是對政治敏銳,消息靈通得多。近來林如海在江南有些舉動,對老親甄家的態度有了些變化,甄家已經不滿起來了,隱約地向史夫人暗示了,他們幾家人,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這由不得史夫人不上心。
而賈敏去后,林如海沒有答應讓林黛玉上京,轉身就去請了位出宮的女官來教養女兒,而這女官和薛淞家關系還不淺。史夫人心中不悅之余,對林如海也生出了幾分警醒來。
薛淞與林如海同為文官,在這一點上就自然而然地會親近,這是正常的。但與林如海不同,薛淞自得到功名后,就主動與武勛們疏遠起來,起先賈家本也很想和薛淞親香些,對他非常熱情,卻是熱臉貼了冷屁股,薛淞的態度卻是非常冷淡。
不僅如此,薛家有這個出息的兒子依靠支持,在薛老太爺還在世的時候,就開始緩緩地與賈王兩家分割了,專心地做自家的營生,不把自己當做武勛中的一員了,給賈家慣常送的年禮節禮一年比一年少,最后真的變成普通的親戚之間的走禮了。
這些不滿,史夫人是深埋在心中的,不好向旁人吐露。也罷,薛家本與賈家關系不大,和王家還是不一樣的,不計較了。
但林如海對賈家價值巨大,絕不能讓他與賈家疏遠了去。只恨敏兒去得早,不然哪里需要她為這個而憂心所以,林黛玉現在是林家與賈家最緊要的紐帶了。
史夫人想到此處,命賈政再替她修書一封,再讓人叫來了賈璉,吩咐他準備一下,即刻乘船趕往揚州,把這兩份信送到林如海手中。史夫人對賈璉囑咐了許多話,除了要設法借來大筆銀子外,另外,還要勸說林如海,就說是自己的請求,務必要把林黛玉給接到賈家來。
賈璉知道此事體大,不敢耽擱,急忙收拾了行李,帶上賈家打點好的禮物,一路趕路,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揚州。
賈璉恭敬地拜見了林如海,他能言善道,舌燦蓮花,一心想完成史夫人的囑咐。在揚州城逗留了一段時日之后,他喜憂參半地回了京城,小心翼翼地向史夫人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