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薛瑾萱的選擇,薛蟠覺得挺不錯。他特地跑去打聽了顧進士的情況,雖然顧家是沒有薛家豪富,也是體面人家,祖父是做過官的,父親在書院里管理事務,在當地算是家世門風不錯的。家中人口簡單,父母寬厚明理,更難得的是顧進士不是長子,日后會分出去過活,妹妹不用在公婆眼前伺候,這樣日子會輕松許多。
再看顧進士,也算形貌端正,說話辦事也挺上道,不是那不知變通的腐儒。而且顧家老家離江南不遠,大家生活習俗相近,日后妹妹和娘家來往也方便,萬一顧進士能被運作到江南做官,那就更好了
至于顧家的家底不很豐足,顧進士不是長子,能分到的財產不會很多。這點薛蟠壓根不在意,不要緊,薛家有錢啊
薛瑾萱的嫁妝是從她小時候就準備起了的,積攢到現在已經非常豐盛,把那時新的首飾、衣料、衣服、家具擺設等給添上,加幾處田莊、鋪子,再給一筆厚厚的壓箱銀子,讓薛瑾萱風風光光地嫁出去。薛蟠覺得,有這樣一份嫁妝傍身,薛家支持,妹妹自己也有了足夠的底氣。顧進士自己上進努力,妹妹做了官家夫人,日后若能鳳冠霞帔加身,那她的心愿就滿足了
薛蟠是了解自己妹妹的心志的,她曾寫下的詩句“好風借助力,送我上青云”,讓他印象頗深。為什么呢咳咳,他在書院時一次要完成詩賦功課,自己實在憋不出來了,靈機一動,就是剽竊了薛瑾萱的這首詩交差的。
當時,書院先生對這首詩贊揚了一番,認為立志高遠,但也斷定這不是他自己寫的,他的文章里沒有這份志氣和豪氣。
薛蟠見瞞不過,只得承認了,但他可不好意思說抄的是妹妹的,只說是叔叔的舊作。于是那先生滿口稱贊薛淞不虧是二甲進士,那詩文也是大氣出眾的,要薛蟠以薛淞為榜樣,也能考個功名出來,為薛家爭光。
思及往事,薛蟠越發覺得顧進士符合妹妹的心意,端的是一門好親事
王秀云其實更想尋一個出身更顯貴的女婿,但見薛蟠和薛瑾萱都愿意,那顧進士又是薛淞牽線的,想必也靠得住。出身顯貴的名門世家,可不一定能看得上薛家,二哥說連他家的女兒也嫁不進去呢
在方氏的安排下,雙方見了面,彼此都挺滿意,尤其是顧進士,看見了溫雅端麗的薛瑾萱,心中更是生出好感。顧進士坦然地把自家的情況細細說了,和薛家暗中打探到的情形差不多,可見其人還是誠實靠譜的。
顧進士把自己有意這樁婚事的意思告之了家中,顧家也立刻去打聽起來。薛家原是武勛出身,但到了這一代時,叔叔薛淞官運和名聲很不錯,堂弟薛虬也中了進士,就是金陵的薛家也非只是皇商身份了,家主薛蟠自己爭了個秀才功名,也算得讀書人了,這些也讓薛瑾萱的身價大增,顧家對門第上的顧慮是沒有了。
再打聽了薛家在金陵的為人處事,也不是那等依仗著財勢飛揚跋扈的豪門作派,薛蟠雖喜歡享樂奢侈,但沒聽說有欺男霸女的行徑,也會去吃花酒,經商也是難免的,在那個年代也屬平常事,沒人會因此而很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