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有個功名讀書考科舉是絕對沒希望的,即使現在開始埋頭苦讀,只怕到薛舒辰嫁人生子了,他連個秀才也不會中呢怎么辦呢
在迷茫失望之時,柳湘蓮忽然想起了他還有一條路武舉,從軍
泰安帝上位后,開始著力培養效忠自己的武將,這是一個出人頭地的好機會,柳國公雖也是勛貴,但柳家并不是太上皇的心腹,在武勛中早已式微,應該不會因此而受到排斥的。皇上這點氣量還是有的,薛家父子不是得到他的信任任用么柳湘蓮相信,以自己的嫻熟武藝和自小受到的打磨鍛煉,是可以從武舉上得到成功的
說做就做,柳湘蓮立刻行動起來,他不再與人四處游樂,在家中苦苦鉆研起武舉要考察的武藝和兵書來,那些與他相熟的子弟們都感嘆他怎的忽然就轉了性情,柳湘蓮的姑母和老家人們都十分欣喜,對之大加鼓勵。
賈寶玉聽聞后蹉嘆了一回,他是被逼著去追逐功名,而柳湘蓮,唉,他是主動往祿蠹的路上走,這個人變了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他苦大仇深地捧著經書,心中悲哀地想著。
在薛虬大婚的幾個月后,柳湘蓮找到了薛虬,他鄭重地約薛虬在一處風雅清凈的茶樓相見。柳湘蓮裝扮齊整,很嚴肅認真地向薛虬表示,自己剛剛中了武舉,自此有了武舉人的功名。
薛虬連忙向柳湘蓮道賀,武舉人的分量自然比不得文舉人,但因取中的人少,也絕不易得。況且,此次是泰安帝繼位以來第一次開武舉,意義不同凡響,比起例常讀書人的科舉考試來,更有天子門生的意味,如此,柳湘蓮不但擺脫了白丁的身份,自己只要不斷努力,也能有個前程,可喜可賀啊
接下來,柳湘蓮的話讓薛虬大吃一驚。柳湘蓮坦言,那日街頭驚鴻一面,對薛舒辰一見傾心,之后探聽到的情形讓他更加愛慕。他知道,自己的條件和過往,是入不了薛家的眼的,但他立志要為了求娶薛舒辰而努力。現在他已經是武舉人,到了明年,他還會繼續參加武進士的選拔考試。如果成功,他就可以從軍,成為一名武官。
但他知道,即使他能當上武官,武官的地位也是遠不及文臣的。他家中雖有父母留下的一份產業,但比起薛家來那也差得遠了,而且以前他懶得打理,揮霍了許多,如今后悔也來不及了。從哪方面來說,他都覺得自己想求娶到薛舒辰,希望是渺茫的。
但柳湘蓮又語氣堅定地道,自己對薛舒辰一片赤誠之心,他以父母祖先之名立誓,如果他能如愿娶到薛舒辰,必會一心一意,此生只守著薛舒辰一人過活,敬之愛之,自己努力上進,撐起家業,發誓會讓她一生順心幸福;
他還認真分析了自己的些許長處自己父母雙亡,雖因此少了扶持,但宗族長輩也約束不到他,他未來的妻子進門就可以當家做主,自由自在地生活;從柳湘蓮了解到的情形來看,薛舒辰是個灑脫開朗,頗有魏晉之風,不愿拘于內宅中的姑娘,他不會把天上的云雀捆住翅膀的,他愿意給她一片自在的天空
柳湘蓮知道,薛虬成婚之后,薛家就要開始考慮薛舒辰的婚事了。他大膽地把自己的心愿表白出來,只是希望薛家在衡量女婿人選的時候,也能考慮一下他。但無論薛家如果選擇,他都絕無怨言,愿與薛虬永結為兄弟之好
薛虬望著柳湘蓮俊美的面容上自然流露出熱忱和渴望,了解他的為人,這必是肺腑之言,絕無虛假。
作為朋友,他覺得柳湘蓮很不錯,是個可交的人;但是,想到他與薛舒辰之間的差距,薛虬不禁暗嘆了一聲。
“柳賢弟,此事我須得稟告父母,再做計較”薛虬安慰地說道,心中全無把握。
“柳湘蓮”薛淞聽著兒子的講述,也是驚愕不已,他慢慢地回憶起了書中薛寶琴的判詞,仿佛是有這樣一句不在梅邊在柳邊。
薛淞頓時心中復雜難言,莫不成薛瑾萱與柳湘蓮注定了還有這層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