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姑娘身體纖細嬌柔,聽說兒時經常生病,但這幾年來卻比較康健,看著氣色還不錯。反正官家的夫人太太,又不用自己動手干活,要那么壯實做什么呢
還有,林家雖不再鼎盛,也捐出了大半家產,但幾代人的財富可是很豐厚的,林如海還做了那些年的巡鹽御史,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
聽說歷代主母的嫁妝朝廷沒有要,都留給了林姑娘,林姑娘的嫁妝并不會比父母健在的官家小姐差何況,朝廷還給賞賜了一個鄉君的位份呢,這就勝過了許多官家姑娘了。
因此,陸續就有人向林家委婉提出了結親的意向,和林家不熟悉的,則會托方氏去說合。宋女官和方氏在這些人選中仔細挑選,選出了合適的人家。
京城趙家,家主趙老爺是鴻臚寺少卿,位居正四品,膝下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已經出嫁,長子也已娶親,如今妻子馬氏著急著為次子趙洛白尋門合適的親事。
趙洛白二十出頭,已經中了秀才,但上科鄉試,卻是落了第。馬氏想著,自己這個兒子生性淡泊,并不喜枯燥無益的經義文章,對仕途也不很熱衷,愛好自然山水,在詩畫上頗有興趣,下一科鄉試也未必能中。他的年紀也不小了,那婚事也該先操辦起來。如果這科能中舉,那就是錦上添花,不能,也算了結了一樁人生大事
趙少卿和馬氏心中其實對趙洛白這次鄉試,也沒有報很大希望,他們還是挺看得開的,好歹要繼承家業的長子已經做了舉人,次子沒有那么大的責任,就讓他少受些束縛也好,不必要逼得太緊。多考幾次,總能有收獲的吧
不過,當真談論起婚事時,馬氏就犯難了,一言蔽之,那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她當然不肯委屈了兒子,想挑選一個好的姑娘,但鴻臚寺主外賓之事,不是那種有實權的重要衙門,這就意味著,沒有多少冰敬、炭敬等合法的外財收入,趙家的家資不算很饒富。準備長子的婚事和兩個女兒的嫁妝,他們已經覺著挺吃力的了,想給二兒媳下厚聘,把婚事操辦得極風光體面,怕也有心無力。
再往深處一想,日后趙家總要分家的,洛白是次子,能分到的財產不會很多,馬氏總要為他打算,那妻子妝奩豐厚與否,就顯得很重要了。至于幼子,那是庶出,馬氏并不會太關心。
馬氏見到林家母女之后,心中就活動了起來。林黛玉的情形正是極契合兒子的啊出身清貴,家中人口簡單,嫁妝豐厚,人才也出色,看著就是喜歡讀書的人,這和洛白不是志趣相投了么
但馬氏擔心的是,林家能不能看中自家林如海生前那可是探花郎,巡鹽御史的地位可是鴻臚寺少卿望塵莫及的,如果林如海還活著,馬氏是斷然不敢肖想這門婚事的
只是,如今那是不是也可以去試一試呢
馬氏與林家不熟悉,她便先找到方氏探探口風。方氏知道馬氏是個寬厚隨和的人,趙家門風也清正,這戶人家還不錯。馬氏還表示,趙家的規矩,除長子外的兒子成婚后,都會允許他們分出去住,遠香近臭,婆媳妯娌之間,大家以禮相待,才能相處長久融洽。橫豎都是在京城中,隔一段日子上門來請安問候一下便好,她可不會硬把兒子媳婦拘在身邊晨昏定省,自尋煩惱的
這敢情好啊方氏心中一喜,自己過日子那是何等自在舒心,這對林黛玉是極適合的,她不喜也不習慣關系復雜的大家族生活的。
想自己當年,多虧了丈夫有主見,堅持很早就分了出來,還撐起了薛家的門第,因此她在薛家,是沒受過什么委屈的。但就算這樣,也好幾次被王秀云氣得心頭暴躁得緊,若是在一個屋檐下朝夕相處的,還不知會起了多少齷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