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尤氏低頭思索了一回,黃娟的話讓她頗為動心。賈珍和秦可卿的私情,對她打擊甚大,她能接受丈夫好色,賈珍納了那么多姨娘通房,她從不拈酸吃醋,待那些女子也甚寬和,上下都稱贊她寬厚賢惠。但賈珍這樣的舉動,著實是突破了她的底線,尤家也是文臣出身的啊,這禮義廉恥終究還是有些在意的。
而王熙鳳竟然越過自己,主持操辦秦可卿喪事,從頭到尾,無論是賈珍,還是王熙鳳都沒來給自己說一聲,打個招呼,她這個正經主母,在寧國府竟然被視若無物,她的地位難道是個擺設么
大尤氏表面上雖然依舊是淡定寬和,似乎覺著這些只是小事,根本不值得計較,但其實心中卻是憤懣難抑,崩潰絕望的。
見大尤氏動心,黃娟便又向她提出了合作的法子,讓她自己考慮。
一是大尤氏出大部分本錢,派能干的下人來幫襯,負責雇人,香水做出來后,設法給解決銷路,而黃娟也出一部分銀子,主要專注于香水等女子化妝品的制作和研究,保證做出的東西質量好,且努力把成本降低。這樣,大尤氏付出的多,賺到錢后,扣除成本,她拿六成,黃娟拿四成。
另一種,若是大尤氏手頭不方便,或者心存疑惑,一時不愿意拿出太多銀子,只負責出人手和解決客源,若有人窺覬打壓生意,則借助賈家的勢力,幫著解決。黃娟咬牙過緊日子,盡力拿出尤家的財物來,哪怕是典賣田地,也在所不惜。但這樣,分紅時,黃娟理所當然就要拿大頭了。
日常的開支和收入,要明白地記賬,賬本定期由大尤氏和黃娟共同查賬。如果有一方在賬本上做了手腳,那她貪墨的銀錢就要十倍地賠出來,這需要立下正規的契約,雙方都不得違背。
商場上無父子,人情送頭牛,買賣不饒針大尤氏有些猶豫,怕被人議論為此舉為不顧情面,不敬繼母,黃娟見狀泰然自若地表示這才是是做生意的規矩,安慰她不必在意,她之所以主動提出來,就是擔心大尤氏抹不開面子。大家事先把規則定好了,先小人后君子,清清爽爽的才好相處,齊心合力地把事情辦好。
好,大尤氏聽到此處,見黃娟意態堅定,便也定下了主意。她不會做生意,嫁妝中田租、地租,收入雖然穩當,但也是有限的。但繼母好像挺有經驗的,而且她有手藝啊,她制出的香水確實品質不錯的,在官宦人家的女眷中很受歡迎。這投入也不會太大,看繼母的意思,也沒太大的野心,可以開始建一個小作坊來,若是前景好,再慢慢擴大就是。這樣,就不需要她投資太多,人手也是夠用的。如果不成,她及時收手,損失也不會很大。
最后,黃娟還答應了大尤氏,這樁事她會幫著瞞著賈家,作坊對外只說是黃娟自己建的,大尤氏只是可憐她們孤兒寡母,看在亡父情分上,給她援手幫忙的。
黃娟也會定期往賈家送些香水,那些香水,如果按照市面的價格來算,也是挺值錢的,表示尤家不是來打秋風的窮親戚,對賈家的幫助是領情的,全了大尤氏的面子,也能堵住了賈家人的嘴。
終于說動了大尤氏,黃娟長長吁了口氣,心中一塊大石放下了。
能尋找到一個得用又能信得過的合伙人,這對自身根基薄弱的黃娟來說,是最重要的,若是靠著自己小打小鬧地賺些回報,那她就完全成了一個手藝人,和那些工藝精湛的繡娘并無多少區別。繡娘的手藝再好,也沒法形成規模生產啊,還是一個打工人,這不是黃娟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