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走了,鄭陽和錢氏心中再對雪雁思量擔憂,也是沒法可想。這不是在現代,可以視頻,可以打電話,可以發郵件,有多種聯系手段,在這里,連通信都是一種奢望,這才有家書抵萬金的說法。
唯一能讓他覺著安慰的,是林如海如今還健在,賈家不會虧待了揚州巡鹽御史的女兒。林黛玉在賈家這段時間的日子會是舒心滿意的,享受的待遇超過了賈家的三春姐妹,和賈寶玉一般特殊。
那么,作為林黛玉帶去的下人,雪雁也能過得不錯,賈家現在還興盛,生活上是豐裕的。只要她能記著自己囑咐她的話,不管寶黛二人的閑事,老實憨直些,是不會被賈家人針對的。
但鄭陽還是不能放心,古人是比較早熟,但雪雁現在才多大呢,她能不能聽進他的話,約束著自己藏拙見這寶黛不合禮儀的情形,會忍不住勸誡一二么
鄭陽是知道林家、賈家都是注定要沉沒的船,自己帶著一家人準備跳船。按照這個年代的道德倫理,這可不符合忠仆的標準啊但鄭陽是身為奴,心不是
幾個月后,林家要派人往京城送節禮,再給林黛玉捎去許多江南的物事和林如海的信件。林管家也很體貼地讓人來問鄭陽和王嬤嬤的家人,如果他們要給雪雁和王嬤嬤送些東西,也可以順帶著捎去。
鄭陽趕忙問了一下管家派去送東西上京的人,頓時心中涼了半截。那幾個都是賈敏帶來的陪房,雖然在江南多年了,但她們還有不少親戚在京城賈家做著差事的。她們自然不會說賈家的不是,林如海哪里能了解到林黛玉在賈家最真實的情形
但歷來上京去送節禮都是那些人輪換著來的,這是賈敏給自己陪房的一種照顧,他們也可以趁機去見見親戚們。林如海下令延續妻子的做法,覺著這是對下人的仁厚之舉。
鄭陽暗自咬牙,他真想抓著林如海問一問他究竟是怎么想的,這么明顯的事情就看不出來也或者,巡鹽御史這位子不是好做的,林如海忙著公事,在內宅細務上分不出心神來料理。
鄭陽向林管家請求,上京的人中可否加上他,他放心不下雪雁,想去探望,雪雁的娘給她做了幾套衣裳,一針一線縫制出來的,還請管家成全他們的一片愛女之心
林管家卻不能答應,因為鄭陽管著廚房,把林家上下的餐食料理得甚好,尤其是老爺很滿意他的手藝,別致又清淡美味。他哪里能離得開這一去京城至少要月余,換個人來,豈不是讓老爺生活不適意
再是疼愛女兒,做奴才的,也是要以主子為重你妻子錢氏的身體不好,禁不起旅程的勞累,在路上如果病了,那可不拖了大家的后腿,誤了節禮可是事大
那讓王嬤嬤的家人去呢
也不行,王嬤嬤的丈夫和兒子也擔著店鋪、田莊上的差事,年下正是要交租、算賬最忙的時候,他們也走不開的。何況,家里還有小嬰兒要照顧,他們也未必愿意出這一趟遠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