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也不能就完全相信王嬤嬤的話,又找來了雪雁細問。雖然雪雁年少,但她只如實說了些所見,也夠林如海得出了很不好的結論了。
身為是巡鹽御史,林如海還是有些秘密途徑和人脈的。他立刻查證此事。以往他太信任賈家了,記憶中的賈家一直是多年前岳父在世時的尊貴顯赫的情形,是他疏忽了
這些天,他不動神色,讓管家暗中觀察賈璉的舉動。管家一面對賈璉殷勤款待,一面吩咐心腹和賈璉帶來的小廝們設法混熟,從他們口中套話,更可以了解賈家的內情。
賈璉本還有些擔心,但見王嬤嬤自回到揚州,也沒有什么動作,林如海體諒她們在京城伺候了林黛玉幾年,放了她和雪雁的長假,讓她們和家人團聚,兩人也就再沒有出現在林府里了。
這樣,賈璉就放下心來。嗯,想來那老嬤嬤也是個知趣的,知道林如海要死了,以后是賈家主宰她一家人的命運,豈敢再胡言亂語
林如海病勢雖重,但看著情形,一時也死不了。賈璉在林家待不住,便免不了要出門去游逛解悶。揚州是天下第一等的繁華所在,秦樓楚館,鶯鶯燕燕,讓賈璉快樂無比,但很快他就尷尬地發現,自己囊中的銀子要支撐不住了。
妻子王熙鳳是個厲害人,來時就預防著賈璉離了她會出幺蛾子,給他帶的盤纏都是計算好了的,可以保證他生活體面,但想出去花天酒地就不成了,反正林家又不會少了他的衣食,要那么多銀子,那不是想要弄鬼么
剛來時,林管家就很客氣地給賈璉在賬上支了一千五百兩銀子,方便他花用。賈璉起初很高興,他手頭從未能一下子拿到這樣一大筆銀子啊。但后來他見識了揚州大鹽商的奢侈享受后,便貪心不滿起來。
那些鹽商都如此豪富了,姑父做了多年巡鹽御史,那家產該何等豐厚啊只是雖然以后會被收入賈家,但那屬于公中的,落到他手中的能有幾個,那么多人都虎視眈眈的呢可是自己才是辛苦地送林黛玉回家的那個苦人,他先弄點好處也不過分吧
于是,賈璉便聯絡起了當年賈家的陪房,從賬上做手腳,貪了一萬多兩銀子。他自以為自己做得人不知鬼不覺的,其實這一切在林管家的監查之下是清清楚楚。
在林管家的安排下,林家幾位機敏的小廝和賈璉帶來的人打得火熱,很快就稱兄道弟起來。酒食款待,刻意奉承,讓那幾人得意忘形,酒酣之際,便管不住自己的嘴,大肆議論顯擺起來。如此幾番,賈家的內幕,便在不經意間透了出來。
幾管齊下,過了些時日,林如海終于明白了如今的賈家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和賈寶玉是一般的。王嬤嬤說的林黛玉和他種種不合禮儀之舉,那都是真的
如果這話早幾年能聽到,林如海一定會立刻接回林黛玉,給她做另一番安排的。但如今,自己已然病重,時間緊迫,如何能辦得周全呢
林如海心中對賈寶玉很憤慨,但也埋怨女兒不爭氣,自小為你延請名師,當做男兒一般教養的啊。你怎么會不懂道理,豈不知賈寶玉那祿蠹,可是連你父親都罵了進去還不顧及林家清貴士族的名聲,行徑如此不知禮你的乳母苦口婆心是為你打算,你也置之不理,只信任重用賈家的丫鬟那紫鵑的私心竟然都看不出來,著實有些識人不明,幼稚無知了
這樣的女兒,拿著林家偌大家業,只怕是如小兒抱金行于鬧市,性命都難保住
林如海苦思了許久,覺著自己只有兩條路可走了。
一條是過繼個兒子,把林家家業和林黛玉都托付給那兒子,最好兩人能相互扶持,友愛相處。等林黛玉到了年紀,再請故交們幫忙,給尋一門好親事,這結果就很好了。他會給林黛玉準備好一份豐厚嫁妝,在遺書里寫得明明白白,再去官府里備案的;只是,那過繼來的兒子須得小心挑選個寬厚仁義的,再請宗族里監管著,必須要善待林黛玉。
第二條么,就是索性把心一橫,還是把林黛玉送到賈家去,日后和賈寶玉成婚。雖然賈寶玉可能不能從科舉出頭,但形貌出色,好歹也是國公的嫡孫,家世也不算辱沒了。以后分家,賈家也有產業給他的,他再給林黛玉準備一份豐厚嫁妝,兩人做一對富貴閑人,指望著下一代出息吧。
雖然心中有些膈應賈寶玉,但他都與林黛玉那么親近了,如果傳揚出去,那名聲也不好聽,林如海覺得自己不如狠心認了吧賈老太君是林黛玉的外祖母,想來對外孫女也會疼愛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