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放見她年紀大脾氣差,若自己不選兵器,她必定又覺著是看不起,于是便選了一把劍。
太極刀又叫做單背劍,劍對劍,倒也妥當。
楊老太太接刀,擺了個單刀起勢“小子,還不遞招”
薛放留心她的動作,見她年紀雖大,但招數竟極其的靈活,而不失穩重,他便笑道“得罪了”揮劍而上。
楊老太太看他來勢一般,便用出一招“拔草尋蛇”,刀劍相交,“叮”地一聲。她又一招“青龍出水”反擊,并不急促,行云流水。
薛放一邊跟她喂招,一邊細看她的刀法,覺著若如此,要勝她不難。
招之后,楊老太婆用“風卷殘花”,刀鋒橫掠,向著薛放襲來,薛放一個“懷中抱月”擋住,但就在瞬間,一點寒意沁來,薛放還沒來得及反應,人已經疾步退后。
而眼前,太極刀刃如同寒花綻放,向著他緊隨而至,倉促中薛放揮劍。
耳畔“鐺鐺鐺”急促地幾聲交手,楊老太婆腳下輕靈,運刀如風,刀鋒所及,叫人不寒而栗,哪里像是個七老八十的老人。
旁邊無塵念了聲“阿彌陀佛”,金員外微笑“姜還是老的辣。”
而其他兩個蒙面人,小川武士抱著刀一聲不吭,另一個身形高大之人,兩只眼睛卻死死地盯著薛放,手不知不覺握緊了些。
這便是太極刀的精妙,真真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叫人在習慣了他的招式之后,突然間從行云流水到了雷霆萬鈞,方才若不是薛放反應的快,此刻只怕就掛了彩了。
薛放凝神應對,見楊老太婆腳踏九宮八卦步,他倒也熟悉,當下一躍而起,也同樣地踏八卦步。
楊老太婆見他竟也懂,微微錯愕,便有意地試探他,起初用順穿九宮法,后用逆穿,再隨心所欲穿宮而行。
可不管她怎樣變招,薛放竟都能應對自如,楊老太婆見狀,眼中不由流露出幾分贊許。
如此兩個人雖惡狠狠地刀劍相交,但腳下卻依循八卦圖的步伐,外人看來,就如同兩個事先演練過似的,其進退自如,精妙高明,簡直無法形容。
只有一件,這老太婆畢竟年紀大了,演練了這幾趟八卦步,太極十招也幾乎用盡,便有些氣喘不支。
旁邊的棍僧無塵見狀,大喝了聲,縱身跳過來。
楊老太婆見狀,便抽刀而回,有侍從扶著她落座歇息。
無塵跟楊老太婆不同,上來便是暴雨疾風般的猛攻。
薛放是見識過少林棍法的,當初在羈縻州的時候,狄聞麾下天南海北、各門各派的人都有,就有幾個少林出身的人。
之前他所用的槍法,其實也有少林棍法的影子。畢竟少林棍法可以說是分棍,七分槍,萬變不離其宗,都是一通百融的。
薛放又聰明,自棍法之中領悟槍法,暗中融會貫通,威力之大,自然不是簡單的棍法或者槍法那樣。
而無塵的棍法,卻比薛放先前見過的都精妙,他用的是一條齊眉棍,除了尋常可見的招式外,更有小夜叉六路,大夜叉六路,讓薛放大開眼界。
所謂的“小夜叉,大夜叉”,都是少林棍法的名字,佛教中的夜叉,又叫藥叉,乃是佛中的護法之神,善能吃鬼,用“夜叉”護法之名命名棍法,可見厲害。
薛放早在楊老太婆退下之時,便將刀扔了。
金員外對一名侍從招手,也送給他一條齊眉棍。
薛放倒是沒用十足力氣,而多數都是“撥,攔,挑,撩,壓”等招,每每在間不容發之時化解。
無塵的棍法雖無可挑剔,如雷霆萬鈞,看的周圍眾人都忍不住屏息,但薛放卻每每于無法可想之時從容應對,這種四兩撥千斤的本事,卻更是叫人咋舌。
畢竟要做到如此舉重若輕,那必須要在對手的功力之上,可見高明。
無塵見他并不著意對敵,意猶未盡,大吼一聲,用出一招“眾生護維”,以泰山壓頂之勢向著薛放擊落。
薛放深吸氣,這次不再閃避,將手中的長棍一抖,向上一掃
兩根棍子相交,發出“咔”地聲響,無塵那根齊眉棍先是下壓,繼而彈起,就在這呼吸之間,薛放右手一松,手中的長棍借著無塵打壓之力竟反彈出去,棍尾跟出擊靈蛇一般向著無塵面上掃去
無塵注意力都在棍上,哪里料到如此,心頭一驚,要閃避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