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尉流淚磕頭“是”
經過這一番,夏州軍中,從上到下,萬眾一心,沒有人再敢違抗軍令。
人人都知道薛放是翻過圖興山來到夏州的,他們確實都是北境本地人,又在夏州駐守,怎會不知圖興山天塹一般,極其兇險。
而薛督軍以傷重之軀冒險翻越,為的什么不過是為夏州,為北境,為大周安危
大將尚且如此不恤己身,士兵們自然也都肯奮勇向前。
何況知道薛放翻過圖興山之事,在眾將士心目中,薛督軍早就是堪比神將之人。
薛放算的不錯,三日后,北原大軍席卷而來,直撲凍土。
而鄂極國因為也做了安排,調了十萬精銳,決定狠狠地爭口氣。
其實鄂極國的戰力也不容小覷,只不過先前因吃過北原的大虧,故而有些心有余悸。
加上先前薛放不在,夏州這邊的將士們不敢輕舉妄動,短暫交鋒不免失利。
而薛放悄無聲息返回后,立刻借著這“失利”的局面,定了那詐敗的計策。
那幾次詐敗中,周朝跟鄂極馬自然有死傷,但周朝死傷的人少,鄂極國人占多。
故而在薛放決定放手決戰之時,鄂極國的兵馬反而不肯盡心,于是傷亡數才倒了過來。
先前薛放帶兵撤離凍土,又把所有輜重席卷一空,鄂極國的這些將領們心中惱怒,決定要在跟北原決戰的時候,好好地打出漂亮的一仗。
畢竟周朝的人能干成的,難道他們干不成
這種想爭口氣的沖動外加一點輕敵的傲慢,最后的結果是一場血流成河的教訓。
北原想要一雪前恥,鄂極國也同樣,兩者硬碰硬,把凍土之地幾乎打成了廢土之地。
而就在兩方廝殺的天昏地暗的時候,薛放在夏州聽著斥候隨時傳來的戰況,跟眾將領對著面前的地理圖做相應的分析。
有將士建議趁機出擊,坐收漁人之利。
薛放道“這可不行,咱們是正義之師,不做那種趁人之危的事。”
“可是假如讓北原人收服了凍土,那北原下一步一定是來夏州。”
“那他們不還沒來么,急什么”薛放淡淡地說。
眾將士面面相覷,不知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要不是打心里信任他,早就又鬧騰起來。
薛放只命他們看好地圖,然后各自回去緊鑼密鼓地操練士兵,不可懈怠。
先前有些怠戰之意的將士,如今急切想戰,卻被他一力壓下,眾將士私下里議論紛紛,不過多半都是在討論鄂極國跟北原的戰況,以及打聽猜測薛督軍到底是什么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