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會兒因為皇帝“病重”,又因為紫敏的事情弄得焦頭爛額,而外間門則是北原大軍壓境,定北城的戰局也是風云變幻,不知如何。
這便是十足十的內憂外患。
當時太后打聽到顧朝宗供認之語后,幾乎以為大禍臨頭,所以想孤注一擲趁著皇帝病重之時
多虧了俞鼐力諫端王,加上端王想到俞星臣的話,才又苦苦阻止了太后,打消念頭按兵不動。
當時端王還不知道這決定何其正確。
一念之間門,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又阻止了多少人頭落地。
而另一個人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那人便是原先的內宮禁衛統領褚鴻。
先前褚統領因為禁衛刺殺皇帝的案子,被皇帝貶斥,不再重用。
藺汀蘭取而代之后,褚鴻退居副職,但仍是在內宮當差。
就在京內最是風雨飄搖的時候,那夜,褚鴻進入政明殿,趁著太醫不備的功夫,竟要手刃皇帝。
關鍵時候,卻有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出手攔住了褚鴻。
那人,竟正是先前皇帝命傳召回京、要嚴懲不貸的陳獻、陳十九。
陳獻的武功其實比褚鴻稍弱。
但他第一時間門擋下了褚副統領,這就已經足夠了。
很快驚動了宣王跟端王,同時宮中內侍,禁衛等也聞訊而至。
褚鴻很快被制住,大勢已去。
奇怪的是,這次皇帝并沒有大發雷霆。
甚至沒有命嚴刑拷打之類,只是淡淡地吩咐將他賜死而已。
個中是什么原因端王以為,應該是皇帝念在褚鴻伺候了十多年的情分上吧
就是不曉得褚鴻到底是怎么回事,居然會想不開去刺殺皇帝。
唯一能想到的原因,便是他因統領的職位被藺汀蘭奪走,于是心懷不忿
不過讓端王驚心的不是褚鴻的異變。
端王真正在意的是,陳獻為什么會及時地出現在皇帝身邊兒。
畢竟在這之前,宮內宮外,都以為陳十九膽大包天,得罪了皇上,必死無疑了。
可在褚鴻之事過后,皇帝竟命陳獻為宮內禁衛代統領之職。
要知道宮中禁衛那可是跟在皇帝身邊的心腹,這一任命代表著皇帝對于此人十萬分的信任
而以皇帝那深沉老辣的心性手段來說,這絕不可能是一時沖動的想法。
更也不至于因為陳獻的一次救駕就能讓皇帝突然改觀。
何況也無法解釋陳十九為什么會及時挺身而出,除非他一直都在皇帝身邊。
若這樣,那便意味著皇帝從開始就很信任他。
那么那些病中憤怒之語、對于紫敏的痛斥怒喝等等,難道都是
做戲。
這所有的疑點加在一起,讓端王逐漸弄清楚了一件事。
或許,從一開始皇帝龍顏大怒,傳召陳獻回京的時候,就是一個計。
一張網。
皇帝也許并不是真的因為紫敏的事而恨不得把陳十九剝皮拆骨。
他只是想讓陳十九,做他的一把刀,握在掌中的信任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