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將愛立的信看完,發現還有一份謝林森的電報,前后左右看了幾遍。
電報只有一行字“申城紡織工業技術交流大會,沈姓女技術員的姓名和單位,速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部隊里的林森,這么快就知道這件事。
樊鐸勻對最后兩個字倒是照辦,很快給他回了兩個字“不知”他想到了謝三叔,倒漏掉了部隊里的謝林森,現在謝林森怕是以為愛立是他的親妹妹。他懷疑以林森的執拗勁,搞不好比謝三叔還要早點找到愛立。
想了想,最后將這張紙折了又折,準備放進給愛立的信里,好讓她有個心理準備。
謝林森收到樊鐸勻的電報,越發確認里頭有貓膩,他的意思明明是想讓鐸勻幫忙查一查。鐸勻在海南,當然不知道這次申城交流大會上的女技術員有哪些。
謝林森從這一份過于迫切打發他的電報里,判斷出,鐸勻知道,而且不告訴他。
謝林森冷笑,他難道就認識一個樊鐸勻嗎
楊冬青的事,沈愛立很快就拋到了腦后,因為她升為助理工程師以后,要開始兼任車間主任了,陳主任將她安排到清棉車間試崗。由王恂帶著她試崗幾天。
第一次和車間副主任、技術員、計劃統計員、原材料員、常日班指導工和三位輪班工長等人見面時,王恂和大家道“沈同志和大家也算熟悉了,她近期因為業務能力拔尖,破例提前半年升為助理工程師,陳主任將她分到清棉一車間來當車間主任,還請大家多多配合她的工作,要是有什么問題,你們之間也積極反饋溝通,爭取一起把清棉一車間的工作做好,保證每日任務量的完成。”
大家面上都熱絡的很,沈愛立對未來的工作也有些憧憬,從車間一出來,卻聽王恂叮囑道“技術的事,你都已經很熟練了,具體操作也有車間技術員指導,只是新領導上任,底下難免會有不服,可能會給你出點難題。”
沈愛立知道這是很貼己的話了,忙感謝,王恂又道“前頭豪豬開棉機不是出了一次故障,就在這個車間。”
沈愛立立即會意,上次雖說王元莉沒有和輪班工長及時交接,占主要責任,但是苛刻一點來說,林青楠也沒有做好巡視檢查的基本工作。
最后她鬧到陳主任那里去,陳主任將責任全由她們生產技術部攬下,倒是讓林青楠推得干干凈凈。
沈愛立心里一時就警惕起來,老老實實遵守廠里對車間主任的工作量要求,做到“四個一”,即每天要巡視、重點檢查機器的檢修質量、分析指標完成情況和與工人溝通交流各一個小時,也就是半天的時間了。
每周開關機器和盤存時都得到場,廠長和總工程師巡視也得到場。
頭一周試崗倒還算順利,到周六下午,沈愛立終于覺得可以做一點自己的研究了,然后孫有良跑來告訴她,擋水板清潔機送來了,就在清潔室里。
兩個人又跑去試驗,孫有良看著嶄新锃亮的機器,尤其是上刷輥和下刷輥之間的鋼絲針布,像閃著一層銀光一樣,簡直熱淚盈眶,想不到真的做出來了。
心心念念多少個夜晚,不知道找誰合作,不知道會不會被挪用,忐忑不安又隱含期待,像一個稚兒捧著瓷器過鬧市,沒有想到沈工程師真的幫他完成了這個心愿。
圖紙變成真的機器,還是有視覺上的沖擊,沈愛立也有點激動,和孫有良道“我們先試試效果。”
孫有良讓工人幫忙將擋水板放上去,發現洗得又快又干凈,以前手工操作必須敲打,不然水垢不容易下來,但是敲擊極易造成擋水板的角度變形,現在改成鋼絲針布以后,就沒有這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