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華很快就醒了過來,聞到了一點米香,喚了一聲“小亞”
立即就聽到了女兒的聲音,“媽,你醒了,可嚇死我了。”又見女兒朝外面喊道“沈姨,我媽醒了。”
宋春華有些艱難地轉頭,就看到了沈愛立,忙掙扎著要坐起來,很是意外地道“大妹子,你怎么來了”
就聽沈愛立不贊同地問她“大姐,家里這么困難了,怎么還給我送吃的”
宋春華苦笑道“大妹子,你那么好心給我幫忙,我也沒什么好送的,不值當什么。”
要是換作平時,家里富裕一點,一罐子腌魚,確實不值當什么,可是眼下宋春華家里的光景是這番樣子。
她把魚拿去換糧食,怎么都能撐兩天。
這時候,十四歲的左學武端著一碗米粥過來,看了一眼沈愛立,輕聲和母親道“媽媽,你先喝碗粥,沈姨給家里買了一點米。”
宋春華此時胃里正燒的難受,也沒再客套,忙接過來幾口就喝了,等她稍微緩些,才告訴愛立,本來家里不至于一粒米都沒有,因為先前她回宜縣,和鄰居借了一點路費和盤纏,現在人家家里小孩生病了,等著急用,她這兩天立馬湊錢還給人家了。
就是哥嫂給的一點現錢,留給孩子們讀書用的,不到要命的時候,她都不舍得拿出來花用,準備吃幾天野草糊糊,等下個月化凍了,湖面上好打魚了,她再在工廠里接點拆線頭的活做做,日子也就熬過去了。
可是這天冷,野草也不是很好挖到,她都緊著孩子們吃,沒想到自己會到下。
先前在火車上,宋大姐那么和善、熱情,愛立都以為她是人販子,沒想到家里這么一番光景,她在外面還那么樂觀。
她聽小亞說,她爸爸本來是當兵的,半年前沒有了,家里生活一下子就沒了著落,爺爺奶奶一直跟著叔叔過日子,完全不管她們。小亞說她前兩天餓得就蹲在爺爺奶奶家的墻根下,奶奶也沒喊她進去喝一口水。
她和哥哥說,哥哥讓她以后就是餓死了,也不去爺爺奶奶家討飯,她這兩天就沒敢去了。
聽得沈愛立心疼不已,此時問宋春華道“大姐,你有沒有想過回宜縣,戶口也遷回去,跟著哥嫂過日子呢到底有個親人能搭把手。”
宋春華唏噓了一聲,“大妹子,怎么沒有想過,就是我娘家情況,你也知道的,大侄子才出了事,家里也是捉襟見肘的,我們娘仨現在回去,不是逼我哥嫂的命嗎”
“那部隊里的撫恤金呢”
“還沒有拿到。”
沈愛立松口氣,至少還有一筆撫恤金,估計能有個幾百塊錢,她們一家撐幾年是沒問題的。等兩年,左學武就大了,能進工廠做工了。
又寬慰了宋春華幾句,留了十塊錢和一點糧票,“大姐,你先好好養身體,熬過這個月就好了。要是有什么急事的話,你就來棉紡廠找我,怎么說,咱們也是老鄉。”
宋春華點頭,拉著愛立的手,許久沒有說話,這次要不是沈妹子伸手幫忙,她想自己怕是這個年都過不下去了。
沈愛立和李婧文走的時候,小亞送了她們好些路,還是沈愛立勸她道“你媽媽在家,還要人照看,你自己也要多休息,姨姨下回再來看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