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黃氏也過來看,摸了摸料子道“是挺結實的。回頭我也給這姑娘做個護耳朵的帽子,我去年給哲明做了個,他說比外面買的暖和。”
愛立笑道“奶奶,你心腸可真好”
老人家笑道“不然怎么會和你媽媽投緣”
賀亦棉笑道“這才叫,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哎,咱們明天的全家福在哪里拍我聽羨薇說這附近就有一家,攝影師技術挺好的,但是等得久些,要一周才能拿到相片,化工廠那邊也有個照相館,那家快些,四天就可以取相片了。”
幾人就商量起去哪里合適來,愛立見媽媽去廚房蒸米飯,立即跟了過去,悄悄和媽媽道“大哥還給宋巖菲帶了一雙膠鞋,說是這姑娘雨天里還穿著棉鞋跑。”
沈玉蘭舀米的手微微一頓,有些意外,光女兒的這一句話,她腦海里立即就浮現出大雨滂沱中,宋巖菲撐著黃油紙傘在跑,她的衣服和外頭的枯樹枝是一個顏色,唯一不同的是那張無論在暴雨里還是晴天,都帶著幾分青澀的臉和明亮的眼睛,雨水浸濕了她腳下那雙黑色的棉鞋,進醫院大廳的時候,一路上都是深深淺淺的水跡,她臉上的困窘和冷得發抖的小腿,都被人看在了眼里。
為什么會看在眼里,自然是從她進來前,他就注意到了。為什么會注意到
那自然是沒忍住多看了兩眼
沈玉蘭和女兒對視了一眼,就見女兒點了點頭,“媽,我猜我哥是有點苗頭的。”
沈玉蘭沒忍住,笑了出來,拍了一下愛立的頭,“你這孩子,以前對這些事兒,都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現在怎么這么感興趣來了”
愛立輕聲道“媽,我上次就看出來了一點,我哥和人家在醫院里遇上,借了15塊錢給她,那姑娘過了大半年來還錢,又是帶紅薯,又是給哥做家務的,我總覺得這倆人有那么點意思。”
愛立想了一下,又道“媽,你想,要是宋巖菲借的是村長家的錢,她去還錢的時候,還會幫人做家務嗎是不是送了一袋紅薯就走了”
“媽,你再想一下,如果我哥看到大院里李嬸子家的采芹,穿著棉鞋在雨里跑,他會給她帶雙膠鞋嗎不會吧”沈愛立總覺得,人一旦對上自己有好感的人,就會不自覺地做出一些關心對方的舉動來,在他自己看來,還以為只是很尋常的一件事。
沈玉蘭想想也是,朝兒子的房間看了一眼,和女兒道“好像是這么一回事,那姑娘你見過,你覺得怎么樣啊”
“還挺好的,我以前聽她姑姑說過,讀書成績很好,因為被宋巖生的事連累,就綴學在家了。就是年齡小些,今年才二十一二吧”
沈玉蘭笑道“你哥要是愿意成家,我心里也定一點。”頓了一下和女兒道“我聽你說,現在楊冬青又回到了宜縣來,總擔心那邊要招惹出什么事兒來,你哥又是什么都瞞在心里的性格,要是成家了,倆個人互相照應著,我心里也放心點。”
沈玉蘭把米飯蒸上,又有些擔憂地和女兒道“現在都大中午了,蓉蓉今天也不知道順利上車沒”
愛立道“媽,這會兒車肯定都開了,有小李、張揚和金宜福他們幾個在,保準把人順順利利的送走,他們幾個都機靈著呢,膽子也大,就是和姜靳川夫婦倆對上,也不怕的。”
沈愛立知道小李和張揚幾人的性格,知道他們對上姜靳川和彭南之問題不大,就是再多個藏叔平,也能靠人多勢眾把姜蓉蓉送到火車上去。
她沒有預料到的是,來的人中還有原本該在宜縣的姜斯民。
姜蓉蓉這邊,越到出發的日子,她心里越發焦灼。自從住到甜水巷子來,她一次都沒有出過門,就連3號去市委門口領物資和火車票,都是金宜福幫她去取的,這些天家里的蔬菜,也是隔壁的小茹早上幫忙給她帶些回來。
自從十來歲,從老家西省到漢城以來,這是她生活得最有安全感的幾天,接觸的人都是滿懷善意,世界美好得她都難以理解,竟還有叔嬸和姜斯民、藏叔平這樣的人。
四號晚上,她一夜沒睡著,躺在床上碾轉反側,她知道,如果明天自己能順利坐上前往邊疆的火車,以后的人生中定然還會遇到許多像玉蘭嬸子、愛立和小茹、金宜福這樣的人,但是她要是沒能順利出發,那等待她的大概就會是一團濃稠的化不開的黑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