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樂得看這兩人斗雞眼似的斗個一輩子,穩穩地倒了杯茶品著,“這不就是胤祚先前所期望見到的場景嗎”
頓了頓,他嘆道“希望能夠找到他想要的橡膠吧,杜仲出膠的數量實在太少了。”
太子和張英跟著嘆氣,確實如此。
太多生意因為杜仲膠數量不夠而被限制生產了,否則這樣的好東西何至于賣出高價,而不是以一個普通的價格向整個大清輻射開來呢
康熙和太子馬車上的輪胎是胤祚免費裝上的,等他們倆聽說京城輪胎貴,兩輪胎的價格遠在玻璃之上時,徹底驚呆。
臭小子六弟的心這么黑的嗎
問過細節才知道一百斤杜仲葉僅能提取兩斤左右的杜仲膠,而馬車的兩個輪胎要用到的杜仲膠多達二十斤,也就是一千斤杜仲葉。
一輛馬車要用的輪胎大約得薅幾十棵杜仲樹的葉子,還得雇人摘取、清洗葉子,制作提取杜仲膠的溶液,成本真的不低。
一百斤杜仲種皮倒是能提取出十七斤左右的杜仲膠,但在大清需求量如此之大的情況下,種子會被用于種樹,能出售的不多。
再者,胤祚擔心有些人為了賺錢,只看眼前,不顧可持續發展,亂剝杜仲樹的樹皮,完全不理會他叮囑的注意事項,把幾十年的老樹樹皮剝完,直接給弄死了,就不收購樹皮。
他雖然了杜仲樹的扦插種植方式,但想要扦插部位生根成活,長成杜仲樹以后薅葉子,還需要相當的年限。
普通百姓沒有扦插經驗,更傾向于用種子育苗,所以要想輪胎的價格降下來,怕是還得再等上好幾年。
這么一來,輪胎供不應求,還有滿洲貴族們送禮、哄搶,價格自然而然地就上去了。
張英感慨道“杜仲本就是藥材,不算便宜,六阿哥一邊收購杜仲葉,不動種子和樹皮,不傷杜仲樹的根本,一邊派人大量種植,希望能夠盡快將杜仲的價格壓下來。”
康熙和太子很是意外,臭小子六弟竟然考慮這么多嗎
不知道是他自己想到的,還是得了老爺爺的指點,不論如何,現在都是胤祚的功勞了
康熙微笑示意“繼續。”
一看兩位都很感興趣的樣子,張英就把許多瑣事一五一十地報告出來。
杜仲葉提取杜仲膠的數量太少,千里迢迢運來京城再提取就太浪費了,所以教了一批人之后,讓他們帶著提取必用的溶液,去當地收購葉子,提取完再把杜仲膠送回來。
如此一來,運送杜仲葉的成本降低了,還能減少損耗,但是人力、運輸、住宿的成本并不少。
跟著,還要派人去杜仲樹較多的地方,教導當地居民怎么種植新的杜仲樹,怎么照料會多長葉子,化肥該怎么搭配使用。
如果找到貧窮但適合種植杜仲的地方,還要送出購買來的杜仲種子,手把手地教導他們如何靠種樹脫貧。
張英道“很多人請臣喝茶吃飯,言語間總會問輪胎為什么賣得這么貴,這也是京城很多人不解的地方,但其實這項生意不賺錢的,還得倒貼進去很多,和玩具店的利潤加在一起將將平賬。”
這一切都是經過張英的手去辦的,沒人比他更清楚六阿哥往里面貼了多少錢,又是為了什么,所以他說起來的時候,滿臉的自豪與感動。
康熙“”
太子
“”
太子瞅瞅面無表情的康熙,再瞅瞅激動到差點老淚縱橫的張英,這要是有不知情的,還以為六弟是張英的兒子呢
看到張英的表現,康熙有理由懷疑其他大臣很可能也是這副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