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會被大臣搶回家的強烈危機感油然而生,遠遠超過大臣被兒子扒拉進碗里去的危機感。
剩余的路程并不是安靜的,張英仿佛徹底打開“夸夸胤祚”的開關,路上叨叨個不停。
關鍵他說的都是胤祚搗鼓出來的東西,是康熙和太子不知情的背后事,父子倆強行按住“兒子快要被搶走了”“弟弟快不是我家的了”的危機感,安安靜靜地聽著。
直到皇莊臨近,張英掀開馬車簾子一看,欣喜地道“皇莊到了,到了這就不能再乘馬車進去了,萬歲爺、太子殿下,我們走進去吧。”
康熙
太子
父子倆上次過來企圖拎樂不思蜀的胤祚回宮的時候,直接到了皇莊門口才停的車。
見張英高高興興出去的模樣,和路邊停著的好幾輛馬車,兩人明白確實可能有這么一回事,立即下了車。
下來以后,看到一條灰色筆直還高出黃土路面好一截的路。
“水泥路”三個字立馬浮現在康熙和太子的腦海之中。
胤祚曾經說過水泥路就是灰色的,刺刺的,平坦的,堅硬的,和眼前見到的這個很是相似。
雖然不知道為什么這路只建了一半,和隔壁那條黃撲撲的路產生愈發明顯的對比。
張英已經沖到那條水泥路上,都四十多歲的人了,在那又蹦又跳跟個四歲孩子似的。
“萬歲爺、太子殿下,請過來看,這就是六阿哥和李光地一起鋪的水泥路。”
父子倆匆忙上前,默契一致地彎腰摸地,嗯,果然是刺刺的。
張英解釋道“六阿哥說,水泥路剛鋪好的時候是軟的,硬了以后有一定的承重量,人可以上來,但是馬車太重,上來太早會把路壓壞,所以這些日子我們都是把馬車停在這邊,人走過去的。”
康熙和太子都沒有成為那個例外的心思,何況他們倆確實想親自在水泥路上走走,感受一下。
張英在前面帶路,走一段路指著上面的縫隙說熱脹冷縮,過了這里又說“水泥路只能過人,不能過馬車,隔壁那條路就給負重的馬車過。最近馬車在運石頭、煤,上面經常會掉東西下來,過馬車的速度又慢又顛,遠不如我們走路快呢。”
這就是在說明為什么隔壁明明有路,他還讓康熙和太子下來走走。
“等一個月后,這邊的水泥路能過人了,就把隔壁也鋪成水泥路。”說到這里,張英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壓低聲音,“上回犬子也參與鋪水泥路了,臣被人拉去喝茶,沒有親眼看到,所以已經預約好了名額,下回鋪隔壁的時候過來一起弄。”
康熙和太子不懂鋪一條路有什么好參與的,不過
“為什么要預約”
張英望天“這不是大家都覺得好,一傳十十傳百,朝上有大半的大臣要來嗎名額太搶手了,臣不走走兒子的關系,還撈不到呢。納蘭明珠也是靠兒子撈來的名額,索額圖沒兒子在這邊,就沒搶到。”
最終,他得出結論“生個好兒子,還是很有必要的。”
康熙“”
太子“”
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從哪里開始吐槽。
就、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