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正經的奏折,康熙從來不用“知道了”三個字來回復,那會顯得十分敷衍,只有可看可不看的請安折子會這么做。
而請安的折子敲個章,似乎也沒什么
反正只要表達“朕已閱”的意思就足夠了,朝臣會主動或者被動地看在皇帝日理萬機的份上體諒一二。
一旦順著這個方向想,就會覺得哪怕只回一個“閱”字都沒什么。
要想更輕松一點,還能刻一個“閱”字的章,字少一點,敲章的時候連印泥都可以省一點。
康熙暗自搖頭。
不不不,朕一向是個勤勉的帝王,怎么能夠順著臭小子偷懶的方向那么想呢
只是回想起來,每天在可看可不看的請安折子上花費的時間,確實有點多。
有時間寫那么多個“知道了”,不如把這時間花費在教兒子上,還可以省出更多的時間創造愛新覺羅家優秀的勞動力。
而太子已經在思考該找誰來刻這個章了。
六弟可真是偷懶界的頂級人才,能想出這么輕松省事的辦法。
他要是早想出這樣的辦法,也不至于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睡眠不足,都快長不高了
不管他們內心怎么想,都不可能當著那么多戶部大臣的面答應下來,康熙還得斥責胤祚這偷懶的辦法。
不過鑒于辦法確實很省力,事后很可能采用,不能斥責得太過分。
“你啊,別總想著偷懶。”康熙意思意思敲了一下胤祚的腦門,說是斥責,更像是父子用親近的口吻說兒子兩句。
這力道和摸一下差不多,胤祚卻皺著眉,雙手捂著腦門,一副被打疼了的模樣。
“汗阿瑪你又打我這是妥妥的家暴,家庭暴力,我抗議”
“抗議你個頭”康熙都被污蔑了,干脆真的用力敲上一記,也免得被白白污蔑家暴兒子。
“行了,別耍寶了,趕緊把東西拿出來。”
康熙、太子和戶部大臣們本以為此次出來,最應該看的是施過化肥的麥子畝產量。
聽了小花的話后才知道,皇莊正在為收割麥子研究新機器。
胤祚不滿地癟癟嘴,對魏珠點了點頭,魏珠趕緊騎馬趕回皇莊。
“也是汗阿瑪的生辰早了一個多月,否則這收割機和沉甸甸的麥子才是最好的生辰禮。”
康熙覺得不夜天和太平盛世挺好的,還附帶了一晚上的炫兒,樂得他接連幾天夢里都是坐在龍椅上,被滿朝文武變著法兒地恭維。
不過,按照胤祚的說法,這個生辰禮也不錯。
“就快到保成的生辰了,這個時候拿出來,你是不打算把這個當生辰禮送他嗎”
太子一驚,這東西送給皇帝沒毛病,送給儲君可就太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