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祚“太子哥哥的生辰晚了些,連效果都看不到,單純送個寂寞嗎”
“那就是說,你打算送給保成的生辰禮是另外的東西。”康熙眼眸微瞇,瞧著有些不太高興。
太子“”
他以為自己和歷史上那些可憐的太子一樣,被多疑的帝王猜忌了,沒想到汗阿瑪是因為六弟提早為他準備的生辰禮而吃醋。
嗯,挺有汗阿瑪小氣、記仇風格的,太子心情復雜。
“對啊。”胤祚笑道,“農是國之本,與農相關的一切當生辰禮送給汗阿瑪還差不多,送太子哥哥的肯定得是他喜歡的東西,不能這么敷”
康熙危險地瞇起眼睛,敷敷衍嗎
好小子
意識到自己一不小心禿嚕了什么,胤祚趕忙轉移注意力,“啊,魏珠回來了”
康熙冷哼一聲,朕暫時不和你計較
再轉頭看去,就發現所謂回來的魏珠還騎著馬在老遠的地方,只有一個黑色的點,臉都看不清,也不知道這小子是怎么認出來的。
不多久,魏珠騎著馬趕來,后面跟來了幾輛馬車。
墨家和公輸家的人從馬車上面下來,干活的人很多,但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半點不亂,井然有序地開始組裝機器。
胤祚在旁邊介紹道“這個叫做小麥收割機,是依靠電作為驅動力,通過傳動軸帶動鋸齒片高速旋轉,完成大面積的收割動作。這個位置上的扶稻器和擋板起到了整理堆放小麥的作用,再跟這個位置上的機器結合起來,就能把麥粒脫出來。”
解釋得相當清楚明了,足夠讓人明白這個機器能夠同時完成收割和脫麥粒的兩樣工作。
問題是眾人面面相覷,存有疑義。
在勞動力如此廉價的情況下,這種機器有研究出來的必要嗎
有位戶部大臣直接問了出來“六阿哥,您為什么花時間研究沒什么用的機器呢”
“怎么會沒用呢”胤祚不認同,甚至是感到不可思議,“麥子成熟就要收割的時候,要是遇到了下雨天,搶收不及,大半年的收成就毀在那了,會有多少人吃不上面粉”
戶部大臣“可這是極少數的情況,更多的時候是能夠搶收及時的。”
“但這極少數的情況只要出現那么個一次兩次,農民辛苦大半年種下來的麥子就毀了。那是農民一家幾口未來一年的口糧,也是他們大半年的心血啊。”胤祚看他的眼神很失望。
那些話里沒有一個指責的字眼,這位戶部大臣卻仿佛感覺到一句更比一句狠的指責砸在身上,砸在臉上,囁喏著說不出話,老臉脹得通紅。
戶部尚書伊桑阿趕忙插話,轉移話題“六阿哥是不是還有其他考量”
胤祚“過去單靠人力就能收割完所有的麥子,主要是因為畝產量不高,大家都種畝產量更高的大豆、高粱去了。但在大清大力推廣化肥的情況下,蟲害減少了,畝產量上來了,要干的活就多了。”
“提前把機器做好,沒了收割、脫粒的后顧之憂,農民才能開墾更多的荒地,在更多的良田上種糧食,大清的百姓才能免于饑餓之苦,國庫也能日漸充盈,這是雙贏的局面。”
在麥子要收割的這個當口拿出收割機,雖然能夠看到即時的效果,但在推廣的時機上已經晚了一大截。
所以胤祚著眼的并不是人力完全能夠收割完麥子的現在,而是畝產量跟上以后,人力不夠用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