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胤祚所預料的那樣,沒人會對雜交水稻不動心。
偶爾有幾個精明一點的大臣,不愿意相信胤祚的一面之詞,對水稻的畝產量到底能否達到十石表示疑問,胤祚拿出了許三給出的水稻。
“這是普通百姓在江南地區種植出來的水稻,沒有用過我賣的肥料,畝產量就已經達到了三石還要多,再通過改良品種提高產量,合理地施用肥料,達到十石很難嗎”
很難嗎
很難嗎
當然難
大臣們特別想要咆哮。
戶部掌管稅收,和糧食的多少有著直接的關系,這些又是政績,影響官員的升遷,而武將要想打仗,糧草先行,糧食不多,打仗會受到很大掣肘。
一個產量巨高的雜交水稻,把文武大臣們全部狠狠拿捏住了。
大臣們深呼吸一口氣,告誡自己不要和一個五歲的小娃太較真。
只是反過來想想,用過肥料以后,小麥的產量翻了倍,那水稻的產量翻個倍達到六七石,似乎也沒什么毛病
再看看眼前那經過品種改良又大又嫩的白蘿卜和大白菜,水稻改良品種后畝產量再多個三四石,似乎也沒毛病
十石,好像真的不難。
大臣們覺得哪里不對,可仔細想想,又是這么個道理。
越想就越是這么一回事兒,越想就越渴望畝產量這么高的水稻,最好立馬就能放到眼前的那一種。
有大臣問“敢問六阿哥,什么時候能夠拿到產量這么高的水稻”
胤祚哪給得出具體時限
他今天就是畫餅拉投資來的,但最真實的信息不能說,不然誰愿意花錢投一個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成功的項目
“這不是因為鋼筋混凝土堤壩占用太多研究資金,別說水稻了,其他項目能停的也都停了嗎”胤祚攤了攤手,一副“我也想搞啊,但沒錢實在寸步難行”的樣子。
六阿哥那么會賺錢卻還沒錢的原因眾所周知,戶部大臣們縮了縮脖子,真怕六阿哥拿他們開刀。
不,已經開過刀了。
有武將按捺不住了,“六阿哥,畝產量這么高的水稻,不止關系到大清的每一個百姓能否吃飽,也關系到大清的士兵能否打仗,還請六阿哥將這個項目繼續研究下去。”
武將靠軍功升遷,可大清連年征戰、國庫空虛、糧草不足,士兵都吃不飽,用什么在前線拼殺
他們不管其他文臣的腦子里都在想些什么,他們就想讓自己和士兵吃飽,打一個大勝仗回來。
工部有大臣站出來說話“民以食為天,糧食是最重要的,鋼筋混凝土堤壩能護糧護民,水稻的研究能夠增糧增民,兩者都不能放棄。”
“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戶部大臣的臉都綠了,“國庫總共就這么點錢,又要建那么貴的堤壩,又要搞研究,錢從哪里來它會自己錢生錢嗎”
真當他們一個個的都是六阿哥那樣的聚財童子,隨隨便便做點生意就能賺得盆滿缽滿嗎戶部的大臣們一致對外。
工部大臣忽然被懟,其他同僚也站了出來“別以為我們不知道,六阿哥的化肥一出,整個大清所有農作物的產量都噌噌噌上漲,國庫的稅收漲了很多,天天喊沒錢沒錢,錢都到哪里去了”
這也是許多大臣的疑問,建海軍的錢是大阿哥帶領海軍自給自足的,鋼筋混凝土大壩是六阿哥給的錢,這兩個大頭沒用到國庫一文錢,那省下來的錢呢
很多人都用“不是你們貪了吧”的眼神看著戶部大臣們。
戶部大臣們
這可是在皇上和太子面前,一個個氣了個仰倒,當下也顧不上什么臉面,直接開噴。
“還說我們,你們工部建的堤壩年年建年年垮,再看看六阿哥建的堤壩,真材實料,擋住了去年那一的大水,其中到底有什么問題,你們自己知道”
工部大臣們
這就跟說“錢是你們貪的”有什么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