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胡亥的性子還是需要磨磨,雖然不知成效,但殺兄妹的行為還是得給除掉。
還有,扶蘇在此事的處理方式,還是太過仁和。身為帝王,可不能只知道寬待他人,還需要相應的心性。如果只知道仁慈,卻不知如何掌握,他還是無法將老秦人打出來的天下交給他。
哪怕最后他確實是交給了他,但只要他謹慎多思多看多想點,就能明白他不可能讓他自殺。
明顯有問題的詔書,誰會篡改詔書呢又有誰能接近他立下的詔書,模仿他的字跡呢除了他身邊的趙高以外沒有旁人,也不可能有旁人。
以及李斯,他會不知道他想立的人是扶蘇還是胡亥嗎在他身邊這么多年怎么可能會不清楚,可他還是任由胡亥繼位。這里面值得他那樣做,也就只有利益二字。
他認為扶蘇登基后不會重用他,在明顯受到儒家學說影響的扶蘇會更信任他的老師淳于越等人。到那時候,身居高位的他得不到重用,享受著與他不在后天差地別的待遇又如何會愿意
盡管他不認為扶蘇會真的那么對待李斯,但只要去設想一下可能出現的場景,便會自動做出對自己有利的行為。
李斯感覺到嬴政停留在頭頂的視線,回想著他在哪里讓始皇帝不滿意了。但思索過后,并無其他。
那么就只有方才還沒有說完的話題,中途被蒙恬打斷,陛下雖然沒有讓他繼續,但他若真以為不用接著去分析,那也太揣測不清上意了。
于是,始皇帝便聽到李斯的聲音“陛下,那臣就繼續說扶蘇公子此行的目的了。”
知曉他為何開口的嬴政淡淡的掃了他一眼,沒有允諾。
這樣的行為無疑令李斯的心里不禁思索起來,難道是他理解錯陛下的用意了嗎但話已出口,沒有反悔的余地。若真是如此,那他得好好想想要如何讓陛下打消他這話造成的影響。
仿佛是看穿了他的想法,沒有多久,嬴政的視線離開,也頷首允許他的請求“可以。”
得到命令的李斯迅速的調整好心情便將心中組織好的語言再度講述出來“其五是陛下想要蒙恬將軍能將扶蘇公子的性格有些許改變,也希望扶蘇公子能明白修筑長城的用意以及當前秦國最需要的是什么;其六則是陛下讓扶蘇公子不要被儒家文化徹底影響,這點其實和前面幾處有著相似的地方,但區別也很明顯。如今的扶蘇公子一心想要陛下實施儒家學說,但它確實不符合秦國風俗。”
在講述這些內容的時候,李斯從本質出發,將秦國文化、儒家文化以及它們結合之后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和危害都進行分析。固然這里有些私心,但他沒有將它放置于秦國的未來道路之上。
坐于前方的始皇帝則是漫不經心的樣子,李斯不知他有沒有聽進去,但該說的還是要說的。
至于有些皺眉似乎沒有聽懂又或許是沒聽進去的蒙恬,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
就這樣,一直到他講完后,嬴政才點點頭。雖未說什么,但李斯心底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