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認知讓李琮賢內心翻騰起一種莫名的興奮,其中又夾雜著一點惶恐。
她會喜歡這部短片嗎他寫了很久的劇本,熬過許多個夜晚打磨過影片的分鏡。雖然這只是一個十五分鐘的短片,他還是做得相當認真。
十幾分鐘很快過去,影片播放到了最后的情節。
配角們死的死,傷的傷,最終只有女主角一人贏得了勝利。
大熒幕上下著細絲般的小雨,鏡頭由遠及近地推到穿著黑色裙子的女人身上,但只照到了她一個朦朧的側影。
打火機的火苗點燃煙霧,霧氣散去,主創名單出現在了屏幕中央。
姜如初纖長的睫羽微不可查地顫動,最后的那個畫面令她產生了一種淡淡的熟悉感。
女主角點煙的姿勢,下巴輕抬的角度,如果是認識姜如初的人絕對可以看出明顯的模仿痕跡。她的演技已經算是不錯,然而演出的角色終究比不上現實中的本人。
女演員在拍這一幕時吃了幾十次ng,原本看起來性格平和的導演第一次表現出他嚴格的一面。
李琮賢因為一直不滿意,所以只能將計劃的特寫改成側拍。他不知廢了多少個鏡頭,才挑出一個勉強合用的作為結尾。
姜如初沒有說話,李琮賢仿佛回到大學時期第一次上交作業的時候,緊張地等待她做出評價。
“很出色的作品。”她語氣淡淡地說道。
姜如初沒提短片結尾的那個鏡頭,這讓李琮賢既松了一口氣,又忍不住有些失望。
在為短片挑選女主演時,他試鏡了好幾位演員,其中有新人,也有已經小有名氣的藝人。她們身上都有一些與她相似的地方,或是眉眼,或是側臉,或是嘴角彎起時的弧度
但她們都不是她。
姜如初的短片標題叫做視角,送審時翻譯的英文是otofvie。從名字來看,這似乎是個哲思或是社會觀察之類的片子,但事實與大家猜想得大相徑庭。
影片開場就是一段追逐戲碼。
慌張的男人在陰冷的走廊里奔跑,鏡頭從他腦后推進,隨后以他的視角展開。這一段明顯是手持攝像機拍出的畫面,輕微的抖動使得觀眾很快代入了男人的角色,他們不知道他在逃離什么,但越來越近的腳步聲在告訴他們危機就在身后。
他跑到走廊盡頭,顫抖著雙手打開了最后一間屋子的房門。他要躲起來,躲到一個對方發現不了的地方。
門把手被轉動,鏡頭從屋內轉至屋外,門外一模一樣的門把手此時正握在一只骨節分明的手中。
李琮賢注意到了視角的轉換,此時鏡頭中涵蓋的畫面都是追逐者的視線所及。這種轉變不難被發現,但在視角切換的同時,還有其他的事情也發生了變化。
不,應該說是在這位追逐者眼中,世界完全就是另一副模樣。
現實的場景,因為兩人視角中的諸多錯位,從而呈現出了一種超現實的觀感。如果說李琮賢作品中的鏡頭轉變可以用絲滑來形容,那么姜如初就把這一切做得像流水一般自然。
劇院里的觀眾本來沒對這部片子抱有什么特別的期待,卻在影片開始后三分鐘就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沉浸在了劇情之中。
這部片子完全沒有對話,其中的受害者都有全身鏡頭,唯有追逐他們的兇手自始至終都沒有露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