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家家務要分工。我做的飯,鍋我刷過了,碗你來刷,能做到吧”
就兩個碗,岑淮安點點頭,端起來直接去水房。
外面有蹲在走廊里吃飯的鄰居,笑著打趣“初夏,五歲的娃娃會刷碗嘛他別再把碗打了。”
“不會的。”初夏語氣淡定“就是打了,再買不就行了,小孩子可不能學懶。”
照例煎藥吃藥,一天兩頓,一包藥可以煎兩回。
還是一樣的苦,還不能吃糖,怕沖了藥性。
岑淮安這個年紀不到上小學的年紀,但紡織三廠有廠區育紅班,家屬院的小孩子很多都送里面去了。
特別是家里沒人看小孩的雙職工,剛一歲都送過去,這也是沒辦法。
原主之前也想送。
可她媽說育紅班沒什么用,就是看小孩的,她來幫她看,她直接給她錢好了。
后來岑淮安記事了,知道姥姥對他不好,死活不跟著王玉蘭。
原主的錢被王玉蘭找各種借口要走,送他育紅班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過初夏今天就準備把岑淮安送去育紅班,她昨天就沒去廠里上班,今天再不去就說不過去了。
帶著孩子肯定不行,放家里她也不放心,萬一王玉蘭再來了,岑淮安對上她一個大人一定吃虧。
倒不如直接送去育紅班。
育紅班收費兩塊,沒有寒暑假,職工放假了育紅班也就放假了,畢竟是廠里辦的,為了方便職工。
所以初夏帶著岑淮安過去時,人家只說了插班也按季度收錢,前面沒上的時間不減錢。
初夏同意了,育紅班就收下了岑淮安。
岑淮安以前也羨慕過上育紅班的小孩子,覺得在里面一定很快樂。
但是當他被他媽媽領著進來,看到不停有小孩哭的聲音,老師哄都哄不過來,吵得耳朵都要聾了,他覺得好可怕,一點也不羨慕上育紅班的小孩了。
可是錢都交了。
岑淮安五歲,被安排在中班,和他一個班的都是大一些的小孩,沒那么多哭的,他悄悄松了口氣。
初夏看著中班的小朋友,老師又給初夏指了指中后排一個空位“以后那就是岑淮安小朋友的位置。”
“好,麻煩老師了。”
臨走前,初夏往岑淮安口袋里塞了一把糖,小聲囑咐他“記得把糖分給其他小朋友吃。”
岑淮安“嗯”一聲點頭,但其實他并沒有聽到他媽媽說的什么,他一門心思都在糖果上了。
奶糖,都是奶糖
初夏一走,沒進育紅班他就先快速往嘴里塞了一顆。
至于給其他小朋友,他沒聽到。
初夏出來后直接去上班。
紡織廠紡織工的分工不同。初夏在細紗車間,在機器運轉的同時處理各種縱橫交錯的線,手必須要快。
這活聽著就不簡單,還很容易燙到手,特別考驗人的耐心、細心。
說實話,紡織工人,那么多車間,沒有一個活是不辛苦的,只是辛苦的程度不同。
初夏剛一接手就知道自己干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