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吵醒的不止兩個男孩,還有住在對門和旁邊的幾戶鄰居,大伙紛紛出來看熱鬧。
“你們小兩口可算回來了。”
“回來就好。”
“姜丫頭回來了,老姜知不知道。”
“我去跟老姜兩口子說一聲。”
這里是服裝廠的家屬樓,姜露的父親姜山從部隊因傷退伍后就一直在服裝廠當倉庫管理員。
林家搬到這里來沒幾年,但姜家已經在這里住了二十多年了。
“張叔您先等等,我和愛人這就帶孩子過去,不勞煩您了。”姜露趕忙道,原身媽住的那棟樓就在這棟樓后頭,這么近的距離,哪能讓別人去報信兒。
“你看你,多管閑事兒了吧,前后住的這么近,人家姜丫頭肯定要帶愛人孩子回去的。”張嬸笑瞇瞇的道,在愛人兩個字上加重了聲音。
“姜丫頭,給大伙介紹介紹你愛人唄。”
“得了吧,小姜的愛人小林你不認識嗎,以前沒少到咱們家屬樓附近玩,小兩口可是青梅竹馬,去年探親大家伙都是見了的。”
“說起來我還是看著這倆孩子長大的,青梅竹馬,現在又成了愛人,多好的緣分。”
一聲愛人引來一片揶揄打趣聲,姜露趕緊跟公婆打了招呼,帶著愛人孩子直奔爹娘家。
林家住五樓,姜家則是住一樓,雖然都是服裝廠的家屬樓,但樓和樓之間還是有區別的,姜家所在的家屬樓又被人私底下稱為干部樓,顧名思義這棟樓里住的都是干部。
干部樓和普通家屬樓的區別在于面積更大,客廳、臥室和普通家屬樓是一樣的,但每家每戶卻多了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
姜父并不是廠里的干部,但他情況特殊,抗美援朝時右小腿被炮火炸爛了,姜父是榮譽軍人,是國家英雄,廠里為了照顧姜父的身體,所以在分配房子的時候給了姜父有獨立衛生間的一樓。
姜母是市三院的醫生,成分不太好的醫生,解放前家里是大地主,后來經人介紹嫁給了傷殘軍人姜父。
一前一后的兩棟樓,姜露從婆家門口到娘家門口都用不了五分鐘。
回婆家要敲門,但回娘家卻不用,原身下鄉時就一直帶著家里的鑰匙,中間丟過一次,去年回家探親的時候,姜父又給女兒配了一把。
用鑰匙打開門,姜露卻往后退了一步,使眼色給丈夫你先進。
面對公婆,姜露可以泰然處之,但到了原身的父親這兒,卻相當緊張,怕露餡,也怕傷了這位老人家的心。
姜父只有原身這一個孩子,而且姜父和姜母夫妻感情一般,在原身很小的時候就分房睡了,姜母甚至不太愿意回家,總是搶著在醫院值班,寧可睡在醫院的值班室里,也不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