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想吃軟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女兒在補覺,老婆在往臉上貼黃瓜片的時候,林二少正在廚房給岳父打下手。
洗菜、剝蔥、刮土豆還把手給刮破了。
林二少看著右手食指上的口子欲哭無淚,真不是他笨手笨腳,他動作已經很小心了,只是老丈人家刮土豆用的居然是一塊不規則的玻璃片,哪怕他從沒下過廚房,也知道這并非專業刮土豆的工具。
“爸,家里有碘伏和創可貼嗎,紗布也行。”林二少不太確定的問道。
姜父看了眼女婿手上的傷,淺淺的,還沒有一根綠豆芽長,連滴血都沒流,這都不能算是傷。
一個大男人怎么還這么嬌氣,姜父不光覺得女婿嬌氣,還覺得這女婿手笨了點兒。
“你們結婚以后,是不是一直都是露露做飯”
洗菜像小孩玩玩具,剝蔥半顆蔥都給他剝沒了,刮個土豆還能傷到手,這一看就是從來沒下過廚房的,連搭把手的活都沒干過。
老岳父雖然語氣平靜,但明顯是不太高興。
林二少還不高興呢,又不是他想穿來的,他和老婆結婚以后,做飯的是家里的阿姨,又沒有讓自己老婆動手。
他就不該看老岳丈行動不方便一時心軟進來幫忙,該讓老婆來的,老婆和他一樣沒有做飯的經驗,這樣的話,老岳丈就不會質問他,而是夸贊他一手包攬了家務活。
穿書不能往外說,原身夫妻倆真正的互幫互助的生活,他倒是有記憶,可他就算是說出來,老岳丈現在也不會信啊。
真的不能說,那就只能說假的了。
“我們下鄉的時候不用做飯,知青點的知青們都是各自有分工的,體力好的挑水,腳力好的撿柴,廚藝好的做飯,大家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志,志趣相投,彼此之間關系都很好。”
個屁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別看鳳凰屯知青點不大,這些年所有的知青加起來才十二個人,可內部卻至少有七八個小團伙。
大家累歸累,遇到問題的時候該團結也會團結,但大多數時候也避免不了斗爭,誰讓農閑的時候確實都閑得不行呢,沒書看,沒劇追,沒手機玩,去趟縣城都不容易,多余的精力總要消耗,男知青里打架是常有的,女知青里吵架是常有的。
姜父信了,在他看來知青隊伍就像他待過的軍隊一樣,大家各司其職,炊事員做飯,醫務兵救治傷員,通訊兵負責聯絡
退伍這么多年,姜父做夢都想回到部隊,他喜歡部隊的一切,當然也包括這種各司其職的安排方式。
不過他還是很好奇,女婿嬌氣成這樣,給他閨女都嬌“你和露露在知青點負責做什么”
林二少張口就來“我和露露負責養雞種菜,我們倆屬于擅長種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