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不敢說出來,老岳丈剛正不阿,肯定是不會認同的。
“我和年年都在外面吃過了,這不是想著給你們帶些好吃的回來嗎。”林二少小聲辯解道,“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如果不打包這些吃的,或許小費還能再多些。
“爸知道你是好心,待會兒分一半拿去給你爸媽。”姜父略微有些遲疑,但還是叮囑道,“去了別說你和年年給外國人做翻譯,跟任何人都別說。”
“明白,說了這事兒就做不久了。”林二少答應的利落,只是分一半是不是有點太多了。
姜父看著女兒一家三口,也不知道以前是怎么在鄉下生活的,外孫女聰明,四歲給外國人當翻譯的小孩,他這輩子也沒聽說過第二個,女兒嬌氣,女婿散漫,兩口子手都松,還有點沒心眼兒,一點都不像頂門立戶過日子好幾年的,難不成鳳凰屯就那么淳樸連個壞心眼兒的人都沒有嗎。
“不光是怕傳開了有人搶活兒,也怕有人眼紅,這世上什么樣的壞人都有,看不慣別人過得好就舉報的,上門借錢不借就記恨的,借了要債還被記恨的,都不少見,甚至有直接偷的搶的。”
“所以老話說,財不能外露。你們趁現在好好攢點錢,將來都買個輕松的工作,年年也快到上學的年紀了,這么好的讀書的苗子,一定得好好培養,將來做科學家。”
科學家三個字一出直接震到了一家三口。
林二少眼睛都瞪圓了,穿書前,女兒的教育一直都是他媽負責,從上什么興趣班到上什么小學,從請哪個家教到報考哪所中學,都是他媽在管,他媽一直立志于把年年培養成名媛,名媛和科學家之間是有鴻溝的。
姜露微微張了張口,主要是這個詞太高大上,也離她太遠太遠,年年雖然是個學霸,但并不是天才,只是繼承了婆婆的內卷功力。
林年年的反應是最小的,小臉上寫滿了認真,既沒有瞪眼張口表示震驚,也沒有點頭表示同意。
她還沒想好將來要做什么,穿書前,爺爺希望她可以像小姑一樣有能力在集團獨當一面,奶奶希望她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媽媽希望她是人群中最靚的崽兒,她爸希望她能成為第二個爺爺。
大人們的話聽一聽就好,他們自己說的時候可能都沒有想過會實現。
果然姜父的重點還在攢錢上“每個月十塊錢的伙食費,衣服鞋子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都加起來,一個月三十塊也就頂天了,剩下的錢都應該能攢下來,一個月存一次銀行,月底的時候拿一眼給我看看。”
對姜父來說,一個月除去伙食費三十塊,花銷已經足夠大了,他一個月的工資都沒有三十塊。
想著將來會值一兩個億的四合院,林二少沒反對。
考慮到美元和人民幣之間匯率,姜露也沒意見,現在花錢花的太不值了,不過要攢錢也不需要放到銀行,直接把美元放家里就可以了,等明后年再拿到黑市上換成人民幣,那時候可是十倍的價錢。
林年年就更不會提反對意見了。
與此同時,林父也提出了一個月三十塊的花銷,不過這三十塊里包含了一家六口的伙食費。
如果不是今天去給小兒子送錢,他還不知道家里這幾年居然連兩百塊錢都沒有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