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前,林年年的壓歲錢都是自己收著,這一次也不例外。
兩個大紅包,分別來自于爸爸和媽媽,都是六十六塊六毛六。
然后是外公、劉爺爺和奶奶給的紅包,非常巧合的都放了一張大團結。
然后是外公和強子叔給的,里面都包了一元。
陳爺爺給的紅包里是六毛六,大伯母給的紅包里是兩毛。
合起來總共是一百六十六,以林年年對這個時代物價的了解,這些錢已經足夠從小學到高中的學費了,差不多是外公之前半年的工資。
林年年把壓歲錢悉數都放到存錢罐里,這些可是她們家的買房基金之一,做翻譯時賺的美金,她媽借錢買相機后來還回來的錢,還有她在照相館打工賺的錢,以及入股照相館的分紅,都在這里頭了。
除去給閨女的,林二少和姜露還分別包了三個紅包,給老岳丈的是兩個八十八塊八毛八的紅包,給劉老爺子的是兩個六十六塊六毛六的紅包,給強子的則是兩個十六塊八的紅包。
姜父和劉老爺子還是頭一次收到壓歲錢,小時候是家里窮不講究這些,大了也就沒資格收壓歲錢了。
接過紅包的時候有多欣慰,打開紅包的時候就有多跳腳。
兩個敗家子
知道兩口子手里松,但松成這樣,每次都能讓他們震驚又擔心,這光摟錢厲害不行,還得能攢錢啊。
劉老爺子琢磨著勸小兩口攢錢買房,錢是越花越少,但房子放在那里是不會少的,萬一缺錢了,賣了房子就能把錢換回來。
姜父則是把錢放進抽屜里,打算湊個整數存銀行,孩子們不攢錢,他來攢。
強子現在每個月的工資是三十五,扣掉三十塊錢還債,每個月能領到五塊錢,吃住不用花錢,冬天的衣服林哥都給他置辦了兩身。
加上紅包,他已經攢了快三十塊了。
強子把錢數了好幾遍,才放回褥子底下,這是攢著還債的錢。
他爸回家后,寄過來了一百九十二塊,先還上了一部分,以家里的情況,應該是把能拿的錢都拿出來了。
年前臘月里,又寄了三十塊錢過來。
他爸不愛求人,更不喜歡欠賬,錢沒還上之前,肯定會勒緊褲腰帶攢錢的,早一些把錢還上,他爸也能早點松快松快。
強子摘下助聽器,小心翼翼放進桌子最中間的盒子里,再有幾個月,他就能把錢都還上了。
另一邊,顧青像往年一樣沒有收繳兩個兒子的壓歲錢,上輩子她是不會讓兩個孩子拿著壓歲錢霍霍的,但這輩子就不會把這點小錢放在眼里了。
兩個兒子的壓歲錢各自拿著,但女兒的壓歲錢只能她來拿了。
包了紅包的,沒包紅包的,林母從兜里一一掏出來。
“孩子表姑給了一分,向中給了兩分包了紅包的我都寫了名,你自己拆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