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便是因為各大世家閉門自守,從不互通有無,一但家族因為戰亂被毀,書籍也便徹底斷了傳承。
其二便是書籍難以批量制造,一本書若用竹簡記錄,起碼需要雕刻上月才可制成,而且竹簡制書,數量太多了,就比如論語,不過一萬五千字,用竹簡記錄,起碼得是十數策。
后世有個成語,叫學富五車,明面上的意思就是讀的書,能裝五輛車,形容有學問的人。然而這書指的乃是竹簡,這樣算下來,其實是沒讀幾本書的。
書籍流傳的稀少,且難以制造,一遇戰亂年代,自然輕易便會斷了傳承。
就荀彧所知,從黃巾之亂到如今,已經有成千上萬的文經古籍毀于戰亂。
比如漢末大文學家蔡邕,家中藏書數千,可是蔡邕是后,蔡琰遭劫,蔡家幾近毀滅,家中數千的藏書保存下來的很少。后來曹操從匈奴贖回了蔡邕的女兒蔡琰,讓她回憶古籍,曹操對此視若珍寶。
而如今劉禪送給荀彧的紙書,卻將荀彧帶到了新的天地。
看書籍上的墨跡尚新,有的甚至還未干透,用手一摸還能再手上留下墨跡,顯然是在短時間內制成的,這是荀彧從來沒有見過,從來沒有聽過的事情。
若是劉禪制書的辦法能夠流傳出去,如此不是可以保住文學的傳承可以一直延續下去嗎?
一本書毀了就沒了,可若是批量制造,廣為流傳,就沒有那么容易輕易被摧毀了。
世家大族雖然大多閉門自守,但荀家卻不同,赫赫有名的潁川學院,便是荀家的別院捐建而成,荀家上一輩之中的荀氏八龍,也有許多開設私學傳授知識。
面對文學,荀彧是真正的一心為公,希望它能夠永遠的流傳下去,發展的越來越昌盛,而不是閉門自守,漸漸斷了傳承。
荀彧聞了聞書中的墨香,手指摩挲著封面,沉吟道:“墨跡尚未干透,封面漿糊未干,這是一天之內制造而成的?”
劉禪回答道:“學生昨晚熬夜制成的?”
荀彧驚訝道:“一個晚上,這么快?”
劉禪笑道:“還可以更快,只要規模足夠,一天成千上萬,不在話下!”
荀彧聞言閉起了眼睛,沉吟良久,隨后目光慢慢變得堅定起來,說道:“你以后若是能將此法傳授給世人,我便收你為徒,教授你學問!”
劉禪聞言大喜,拿出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可算是把這荀彧給拿下來了。
“學生見過老師!”劉禪當即跪了下來,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
荀彧起身將劉禪扶了起來,說道:“起來吧,你這制書之法,以后必定名傳千古,我收你為徒,與有榮焉。不過咱們得先約法三章,我只傳授你學問,不會為你父親獻一計一策!”
聽了荀彧的話,劉禪反而更加高興了,心道:“不會為父親獻計策,這么說是可以為我獻計策了?荀彧這是故意沒把話說死?”
荀彧讓劉禪坐到了塌前,詢問道:“教授學問的事情先不急,你且跟我說說,這紙書你到底是怎么做出來的,是如何在半日之內成書的?”
劉禪說著早就想好的說辭,說道:“學生昨日回去之后,看到了書房中的印章,印章蘸上墨水,在紙上輕輕一按,字便出來了,這樣比書寫快了無數倍。”
荀彧何等聰明,聽了劉禪的話瞬間便明白了其中的奧秘所在:“是在木塊上刻字?排版印刷而成?是了,只要雕刻足夠的字章,進行排版印刷,一日之間成書千萬的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