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勢面前,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
這就是梟面對的困境。
其實也不只是梟,世間很多人都處在這樣的境遇里,進退不得,心灰氣冷。
燕老先生雖然不清楚梟經歷了什么,但是梟的精氣神頹喪是明擺著的,再觀梟的棋路,一連十八天都不帶變的,永遠凌厲迫人,遇強更強,從不迂回彎折。
顯然這人外表沉默冰冷,性情卻是暴烈如火,就差把過剛易折四字寫在額頭上。
燕老先生又怎么看不出來
很多人被這無情的世道磋磨著,很快就沒了棱角,也沒了自身模樣,跟眾多石子別無二樣,緩緩沉入江海波濤,但還是有一些石頭無論如何都不肯沉下去,寧可撞到粉身碎骨。
岳棠本來以為燕老先生會勸說梟,讓梟改一改性子呢,深山古寺得遇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難道不是老者循循善誘,教會了身處困境的人如何在濁世洪流里存身嗎
誰會想到燕老先生一不辨禪機,二不提圓融處世的道理,反手就把棋盤掀了呢
別說是梟,連岳棠都傻了眼。
等回過了神,岳棠仔細一想,發現還真是這么個道理。
其實梟的性格在甘華第一次遇見他的時候就已經很明顯了。兩百年后,梟的執拗性情非但一點沒變,還跟大部分劍修一樣,過于相信自己手中劍。
當這柄劍不能斬斷梟的道心無法容忍的東西,道心的反噬就來了。
梟不會懷疑自己的道是否正確,但他會質疑自己,覺得自己無能,否則為何正確的道會走不下去呢
這時如果有人勸他,應該迂回行事不要一意孤行,梟是聽不進去的。
因為這種說法,跟梟的性格背道而馳,也跟修真界的現狀不符。
凡人縱然習武,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終歸不大,所以武力到了盡頭,頭腦也可以派上用場。然而修真界不是這么回事,筑基修士與化神修士就是有天壤之別,在這種一力降十會的前提下,什么迂回手段都沒用。
燕老先生如果用凡人的經驗來勸說梟,收效極微。
因為燕老先生并不知道梟的真實身份,梟也不會把自己的經歷告訴對方。
他們只是在深山古寺,萍水相逢之人。
除了下棋,不會多談別的。
他們只能從棋局里了解對方,燕老先生也只能用對弈的方式去勸解。
這是真正的“手談”。
岳棠啞然,這該怎么說呢不愧是我
梟看著翻扣的棋盤,神情復雜。
他不愚笨。
真正蠢的人,是不可能皇城潛伏七年,最終砍下皇帝腦袋的。
梟也不是沒有腦子,只是在修真界,劍真的比腦子好用。
燕老先生掀了棋盤之后,梟自然明白了今天這一盤慘烈的對局,不是對方在炫耀棋藝,更非對自己的羞辱,而是形如“當頭棒喝”的指點迷津。
燕老先生棋藝本就高超,卻用了十七天陪他慢慢下棋,熟悉了他的棋路,摸透了他在困境下的應對方法,才有了今日的這一局。
這不能算什么名局,對弈的兩方實力天差地別。
可是燕老先生算盡了棋路變化,一手掌控了勝負,干出了正常人絕對做不來的事。
可稱神妙之想,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局外人觀棋,大約會感嘆這是神仙來了,凡人絕對走不出這種棋。
梟受到的沖擊是最大的,他的感觸也最深。
那種腹背受敵,無論做什么都無法掙脫的感覺驀然驚醒,發現一切都在旁人掌控范圍內,讓他冷汗淋漓,甚至質疑自己的滋味是多么熟悉
“小友陷入困境時,是否想過,倘若棋盤再多出幾行縱列呢轉挪空間變大,這一口氣就不會被輕易斷去,或許可以反敗為勝”
梟聞言,然后緩緩搖頭“不,黑棋仍不能活。”
他的聲音沉重至極,還帶著一絲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