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除賊心,奈何刀不利。
他回道“如此,趙云可為一利刃。”
不過在當這個利刃之前,他還得先臨時擔任一下這縣中縣尉的職責。
當然這并不是要上奏朝廷確定這個位置的意思。
而是以喬琰話中所說,讓他暫時擔任這個位置,也好看看她這位樂平縣侯想要除賊、保衛樂平安定的想法并非只是個空談而已。
他若覺得喬琰沒有這個除賊的本事,大可以隨時離去,反正這其中也并無什么綁定的關系。
此外,倘若趙云當真覺得自己可為一利刃,也自然要與其他刀兵提前磨合才對。
趙云顯然沒有意識到,喬琰并不只是因為臥榻之側還存在一黑山賊而務必將其剿滅,故而有這等表現,其實還頗有幾分別的圖謀,當即答應了下來。
喬琰隨后又說的以一月為期先行整頓內務與武裝,也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而他自擔任起這個臨時縣尉之后所見,正是這位年輕的君侯和程立這位樂平相一道,就前任縣令所留下的賬冊核查轄區之內的人口錢糧一一核查,確實是一個正在籌備整頓的階段。
他本還有那么幾分疑心,也先自己給打消了。
何況在他看來,喬琰實在是要比那上一任縣令有擔當太多。
在趙云提到那黑山賊的時候,表現得最為失態的顯然不是鮑鴻。
他雖覺得自己在這一趟護送之中著實承擔了太多,現在還得因為喬玄宗廟未成而賊寇隨時來犯,弘農楊氏前來尋楊修的人未到以至于這位太尉之孫的安全也得在意等等原因,不得不留在此地。
但他到底也是從戰事中得到的升遷機會,一路做到洛陽北軍一校的校尉位置上的,還不至于聽到黑山之名就走不動道。
更為失態的自然是那位上一任縣令。
他本就知道褚燕在側,不知道何時就會危及樂平,現在聽聞還有個張牛角的勢力,越發讓他心神不定。
先前他急于與喬琰完成交接,也正是因為這種顧慮。
好在這位接任的樂平侯雖在洛陽耽擱了些許時日,卻也還算是來得快,也免于讓他在黑山賊的來襲中送了性命。
在喬琰抵達的第二日他便包袱款款去那平調的縣治上任去了,全無一點耽擱。
喬琰都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這位縣令當真是不想在自己的政績上增添任何的賊寇來襲污點,才離開得如此之快。
但趨利避害本就是人之本能,喬琰深諳這道理,便也沒必要對對方有什么苛責。
何況,他走得這般著急,無疑也成全了喬琰。
趙云親見這前后交接之中,在面對賊寇的態度上出現的對比,也越發確定,唯有喬琰這臨危不懼的統帥方才有破敵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