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樂平縣中的基礎工作也便開展得有條不紊。
于這一月內,趙云將喬琰所說的修兵戈之利看在眼里,北軍校尉鮑鴻也自然是如此。
只是在兩人看來,喬琰有些時候倒是也不免有點不務正業,比如說釀酒。
漢代的酒乃是發酵酒,也就是黃酒,跟蒸餾得到的白酒不同,發酵得到的酒在淀粉糖化和發酵的影響下,會顯得酒水渾濁,這就是所謂的“濁酒”,也故而需要“煮酒”論英雄。
不過喬琰沒打算在這個事情去折騰到了唐宋時期才開始提升的酒水過濾技術,反正也只是用來做交易的門路而已,只要試驗出那種按照九次投料的補料發酵法也就足夠了。
被楊修采購回來的陶鈁一共十個,早先就已經在清洗干凈后,被擱置在了縣衙的后院內。
按照喬琰的預想,其中的五個陶鈁將用來存儲按照正常的方式釀造的黃酒,而另外的五個則是按照喬琰所說的補料發酵之法來釀造酒水。
當然在楊修招募來的兩位其他酒坊的幫工眼里,這無疑是一種很奇怪的釀造方式。
要在確保陶鈁不開啟的狀態下,于一個發酵周期內將米分作九次加入,豈不是無法確認其中的情況
但他們是拿錢辦事的,既然東家想要折騰出這種法子來,又跟他們簽署了不可外傳的條例,他們除了出言提醒一番之外也著實沒有什么別的可做的。
倒是被楊修請來的那個不要錢的酒鬼,一句話不說地便來幫忙一道蒸米和分酒曲。
此時的酒曲已經形成了專門的酒曲販賣行當,楊修在從那三人那里問詢了酒曲制作的過程后,為免耽誤喬琰折騰這釀酒行當的進程,專門尋了晉陽城中最出名的一戶酒曲商。
這大概便是酒曲和原料得買貴的,人力可以雇傭便宜的的直白表現。
畢竟等喬琰看到楊修的時候,看到的是他在第一輪發酵過程中自己也參與人工攪拌和壓榨的過程去了,將自己也變成了個包吃包住就夠了的廉價勞動力。
倘若楊太尉親自在這里的話,大概沒法想象他的好孫兒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但反正多吃一點苦頭對他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也沒壞處,喬琰毫無心理負擔地讓他也把隨后的煎酒和分酒的活也跟著做了。
按理來說,在這種喬琰只是負責督辦的環境下,鮑鴻完全沒必要覺得她是在做什么不務正業的事情,奈何她每次投放加料的事情,都必定會不管手頭在做什么也要趕去,而后才折返回來繼續手上的工作。
喬琰知道自己是在放長線釣大魚,鮑鴻可不知道這一點。
以至于在得到喬琰邀請他前去品鑒濁酒的時候,鮑鴻甚至生出了一種這是不是多少有點不合時宜的感覺。
這位縣侯實在做事風格出人意表。
然而當他飲下這小半杯燙過的新酒后,他卻將先前的想法給盡數拋諸于腦后了。
此酒甚妙啊
這釀酒的原料和酒曲,連帶著釀造的環境和工具,他都是見過的,卻絕沒有想到,在這等粗劣條件下釀造出的酒,竟然會有此等香醇的風味。
然而他口中尤有回甘滋味之時,卻忽然聽到喬琰問道“以鮑將軍所見,此酒可堪為英雄酒”
什什么酒,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