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旻直到此時才看清了喬琰的眼睛。
在這張近距離看,越發顯得年幼的臉上,唯獨那雙眼睛充滿著讓人瞧不出年齡的鋒芒。
那是一種令人覺得有若被點燃的野望之火。
也隨同著她棄弓執棍,而徹底化為了進攻的信號。
第個字從她的口中發了出來。
依然因其斬釘截鐵且急促的發音,而同樣清晰地傳入了董旻的耳中。
但或許他并不是很想聽到這一個字,誰讓她說的是
“殺”
這是讓那屯騎營騎兵正式發起攻殺的口令
可偏偏,在董旻的身前,防護的步卒方陣中并沒有一個如同典韋這樣的怪物。
只有被淘汰了大半的射聲營和步兵營而已。
那么他們如何還能擋得住,這隨著兩輪進攻、氣勢終于達到了頂峰的虎狼之師
更讓人訝然的無疑是喬琰的表現。
她的指揮進攻確還有些簡陋,可她的槍法招式看起來卻實有行云流水的暢快。
在這以棍代槍的進攻中,雖讓人隱約覺得武器有些不趁她的手,卻絲毫也不影響一種認知的傳達。
她絕不會成為這支騎兵隊伍中的武力突破口
她更是在騎兵協戰,將董旻的部從分而擊破之際,毫無猶豫地策馬提棍,甩“槍”而出。
與她先前率領騎兵出擊時候的目標明確一般,她此時直取主帥的目的性也同樣鮮明到,讓人毫不懷疑還有第二種可能
在這異常直白豪橫的攻勢面前,董旻心中膽怯之意已生。
他生為涼州人,馬上作戰的本事毋庸置疑。
可他面前的對手,已經用自己一次次突破常規的出手,證明了年齡絕不是限制她此時取勝的條件,性別也同樣不是
他固然不知此槍法名為殘山剩水,卻知道她意態決絕的取命之相。
他甚至在一瞬間以為,這并不是一場被冠以諸多限制的比斗,而是戰場上真刀真槍的搏殺
因為他的對手是真將此時當做一場正兒八經的戰斗來對待的。
但他又反復告訴自己,他所要爭的是度遼將軍的位置,或許是何進大將軍所說的另一個要害位置,總之還不到他松懈的時候。
然而正在他嘗試從喬琰入手扭轉戰局的時候,他看到的卻是這一片重疊的棍影先一步越過了他守備空當,在這狀似松手,實為握住尾端的迂回發力中,頗有幾分纏綿卻也狠辣的架勢。
下一刻,他的下顎便遭到了雷霆一擊。
喬琰毫無對方是董卓胞弟就要手下留情的意思,反正此番出什么問題都可以甩鍋到劉宏的身上。
她更是緊跟著便握緊了長棍,將其抽下了馬背。
深入詮釋了何為趁你病要你命。
但直到此時,這一場還并不算結束。
董旻的落馬只意味著主將被迫退場而已,而此時這交戰場面上還有另一位核心人物,足以確保在董旻退場后還能穩住士卒的交戰意志。
這和上一場王匡退場的情況不同。
若是徐榮當真能夠穩住局面反敗為勝的話,想來董旻也是能夠給自己找出一個理由來的。
他大可說是在意識到己方不敵的情況下,選擇以主帥作為吸引敵方火力的誘餌,確保能獲得整場戰役的勝利。
可喬琰怎么會給他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