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毖、伍瓊也隨即站了出來,同樣提出了自己的一番反對建議。
只是對董卓來說,有一兩個人阻攔他的想法,他那點為數不多的耐心還可忍受。
當第三個第四個人也跳出來,便是讓他覺得,他先前在洛陽城中的種種所為,好像這些人還沒知道,現如今這刀到底在誰的手里
他們也還有一種錯覺,他董卓竟是個好說話的人
周毖話未說完已經被董卓給打斷了,“住嘴”
“周尚書”董卓的目光死死地盯著面前的周毖,這種有若狼隼一般陰鷙的目光里一派清晰的殺意,讓時任吏部尚書的周毖直覺有些不妙,便聽董卓說道“若本相不曾記錯的話,劉岱、孔伷、張咨、張邈這四人都是由你所舉薦上來的,當時你與我說的什么來著”
周毖乃是涼州名士,昔豫州刺史周慎之子,正是因為這份地緣關系,在董卓入主洛陽后對對方多有信任,也遵照了對方所給出的名單來委任官員,想的是李儒和他到底長年身在西涼,還是周毖這等在中央任職的更清楚中原賢良的情況。
可是
董卓怒道“當時你說,此四人均為善士,可用于治理州郡,我便聽從了此言。可事實如何呢”
“善士”他反問道,話中不無嘲諷之意,“這四人到官后不思治理,反憑借太守刺史之位舉兵相圖,還有你伍瓊”
聽董卓直呼其名,伍瓊不由一震。
董卓已繼續說了下去“本相記得你還勸我說,不如讓那出逃在外的袁紹當個渤海太守,他若是有官位可做,自然也覺能與我化干戈為玉帛,可實際上呢”
“他便是沒這太守官位也能掀起這等麻煩事來,若不是上頭還有一個盧植壓著,你猜他會不會直接自領為車騎將軍”
董卓疾步朝著這二人走來,目光之中凜冽森然之氣迎面,“如今你們倒是都想要來勸我莫要遷都,難道你們能有這個本事,先前一句話讓這些人得了官職,今日也能一句話讓他們退兵不成”
“相國說笑了。”周毖回道。
“說笑本相可沒在同你說笑”董卓高聲喝道“諸君已看到了,是這兩人先出賣的我董卓,今日又不知為了何種目的才勸我莫要遷都,我若做了什么事也算不得辜負他們,來人”
這大漢朝堂之上何曾出現過做官的一聲號令,便有虎賁甲士沖入殿中的景象,可今日卻出現了。
這儼然是帝王才能有的排場。
然而在此時誰也無法在此時先抗議他這僭越之舉,因為董卓的下一句話便是,“將周毖、伍瓊二人給我推下去斬了”2
還不等有人能對董卓此舉做出什么據理力爭的舉動,這些聽從于董卓指令行事的西涼士卒根本沒有一點對此地朝堂的敬畏,徑直上前來將周毖和伍瓊二人都給擒拿了下來。
這二人被捂著口鼻限制著手腳給拖出了殿外,甚至只來得及發出兩聲慘呼,就被董卓的部下給砍殺在了大殿之外。
血濺朝堂
在場的誰也沒見過,做臣子的居然能當著天子的面將其他大臣給推出殿外斬首的,可在董卓這西涼匹夫做來便是有種說不出的理直氣壯。
他虎視了一圈被他此舉恐嚇到噤聲的大臣,不由露出了個滿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