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蔡昭姬看來,陛下會讓他們保持這等狀態的時間只怕不會太長了。
但讓她也沒想到的是,喬琰居然選擇先令曹操開啟對青海的征伐建設,而將遼東暫時放在了后頭。
“等到秋收之后吧,自去歲開始我便令文遠和令雎將中原典籍陸續送往東北為天朝之賜,將這等溝通再持續上半年再行攻伐之舉也不遲。”
西域和青藏的兩路并進,糧食的調撥路線是有重合之處的,又有關中、漢中、蜀中路糧倉支援,雖有去年的旱災影響減產,也確實支撐得起。
但若再加上遼東的齊頭并進,那便當真是在做窮兵黷武之事了。
這可不是一位開國之君當有的舉動。
“元昭元年的年末,我將海航之事交托于甘興霸之時,他曾經給過我一個回應,說是給他兩年的時間,他必定給我一支南北之間橫行無忌的水師,到今年秋收之后,也便滿了兩年了。”
喬琰盤算了一番各方進展情形,說道“屆時,令興霸自海上發兵,文遠、令雎自陸上出兵,能吞得下多少土地,就看他們的本事了。青州、冀州、幽州州秋收所得,作為此番發兵之用。”
若是連這等航行出戰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那還談何遠洋發展呢
這既是幽州將領期待已久的一戰,也是她這海上霸業的
“昭姬,”喬琰朝著對方看去,認真地說道,“而今羌人之中居處涼州的,已是將使用中原文字書寫交流作為榮耀,西域都護之中的南路也已有盡數在握之態,將華夏之言推陳其間,實為時勢所趨,這海外遠洋之地,在這步步向前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看你近來還當有個新任務了。”
教育學生尚且要因材施教,教育百姓也是同樣。
這些有著不同文化背景,開化程度不同的小國子民,要以何種方式來令其學會中原華夏的語言、習俗與文化,就要看這些隨同軍隊抵達的書籍是何內容了。
而這些,顯然是編纂樂平月報多年的蔡昭姬的責任。
四方征討作戰的將士固是重任在身,也面臨著種種征伐之間的危機,可文化的傳播也同樣任重道遠啊。
也是一出比之作戰更為長久的斗爭。
蔡昭姬如何不知喬琰的隱憂與展望,可打從她當年跟隨喬琰來到樂平,在她麾下擔任起文書的責任開始,她便已打定了主意,絕不會掉隊在陛下的后頭,如今也自不會例外。
在秋收之前,她會給喬琰一份滿意答卷的。
楊彪在隱退之前能發覺喬琰對于改革官職的潛在意向,作為喬琰近臣,且已有權力結構變更的少府,也就更不會錯過這個特殊的信號。
此刻陛下未曾將其提出,不過是需要四方征伐、定鼎中原的戰果達到讓人再無從辯駁的地步。
那么,她當然要助力陛下再往前一步
當然,那些意圖在軒轅閣上、在大雍史冊之中留下其身影之人,沒有任何一個會在此時停步。
翻越懸度山的馬超更不能停。
在此前遠望山嶺之時所感到的雪山蒼茫,遠不如真正身處其中的時候更加令人感到寸步難行。
饒是馬超、閻行等人出身涼州,也知高原之上是何種艱難處境,哪怕虞翻有著一番好腳力和吃苦耐勞的脾性,都不免在行路到第十日的時候,因舉目四望之間均是雪色蔓延、峭壁林立,只覺一種難言的疲累之感涌上了心頭。
但行到此處,他們的這出翻山越嶺行程可能還只是走過了分之一,又哪里能給他們以停步的機會。
一旦將他們在前五日建立起來的行動計劃給打破,他們極有可能就要被困在深山雪嶺之間,再也無法離開此地了
所以他們當然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