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做出這樣的舉動,只求能從他口中獲知到他們到底該當以何種方式行事才能得到保全。
郭淮“”
不能怪他產生什么聯想,實在是甘寧此刻的表現像極了海寇。
但還沒等他開口,甘寧就已經先跳了起來,像是看到了什么救命稻草一般將他給拉到了一邊,問道“陛下給了什么回復”
他原本還覺得,奪取這兩方的地盤不算難事,但三韓小地便有三方小部族駐扎,那倭人居住的群島之上更是各自為政,形成了那起碼有幾十個的小國。
若是他一個個將其給收攏歸并過去,沒個兩三年根本沒有可能完成。
要說這能否顯示出他這海軍的威風
也不是不行。
可這顯然是與他原本要擔負起來的責任大相徑庭了
這等彈丸小國之地,也沒有長期牽絆住手腳的必要吧
郭淮一見甘寧這個焦慮的神情,便大概能猜出他的想法了,當即回道“陛下令我為南綏郡太守,督轄三韓與倭國之地,既已有甘將軍打開局面,隨后的交涉便由我來接管就是,那位三韓辰王入長安覲見之事,也由我來安排。”
幽州青州的水軍或許不如甘寧所統帥的這一支能在海上來去自如,但要用來掃平這兩處卻已是足夠了
這支海上艦隊該當發揮出其更為重要的作用才是。
“陛下有三句話,在這封回應給綏州戰事的書信之中告知于你。”
甘寧此番的海軍作戰能力,不是喬琰最為看重之事,她在意的是這出外海航行之中的精準著陸。
很顯然,就算這一次沒有了那等鎖定坐標的外掛,這支訓練了兩年時間的海軍依然成功達成了她的目標。
那么現在,就是他們更進一步遠航的時候了。
第一句是官職委任。
甘寧的樓船將軍并未因此戰而升遷,但其麾下的副手呂蒙得到了橫海校尉之名。
這毫無疑問是喬琰對他們的肯定。
而青州方向的水軍抵達此地,接掌了這片海域后,甘寧想著那后面的兩句話,即刻調撥船隊南下補充物資和船員數目。
在回返徐州海陵港口之前,他先按照陛下所囑托的那樣,往夷洲走了一趟。
自揚州世家被送往夷洲“深造”,由顧雍擔任夷洲太守的位置到如今,居然已經過去了四年有余了。
四年里的中原無疑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這四年對于島上的眾人來說,便像是度日如年了。
這四年里,這些身處夷洲的世家子弟無時無刻不在悔恨,他們當年到底是為何非要跟孫策這莽夫作對,甚至是有意對其做
出了謀奪其命的舉動,以至于惹來了喬琰這個煞星。
更讓她在明明已經平定了揚州的內亂之后,還是做出了將他們流放夷洲的決定。
當喬琰登基的消息經由揚州傳遞到這海島之上,又當孔融被送到此地,同時帶來了鄴城朝廷覆滅的信報后,他們也就更加后悔于自己的決斷。
可喬琰當年能如此狠心,在成為帝王之后也就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