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經典的問題是,當一個人在世界的拐點有了不同的人生際遇之后,發展出的兩個方向到底還能不能算是同一個人。
起碼在喬琰的評判標準里,不是
另一個郭嘉并沒有經歷過和她一并開創大雍基業從無到有的過程,不是那個因戲志才發出的一封封書信憤而趕來并州、又對著她提出了殺胡贖死之策成為她手下的郭嘉。
那么無論他是否有郭嘉的名字,又有著對方一些早年間形成的品行習慣,那都不是她的兗州刺史
系統小聲回道我得先說清楚,這個事情不能算我的錯誤。
喬琰嘆了口氣,“你說吧,我聽著。”
十年前你朝著那些下屬發出誰是天下第一謀士的問題,讓主線任務成功完成結算后,我就把結果提交上去了。但是同時在運行的系統比較多,為了防止有系統在其中渾水摸魚,就會有專人來進行結果檢測。
這個發起檢測的時間是不一定的,可能是在提交之后就有及時反饋,也有可能是在五年十年之后,總之
“總之我是最近才迎來檢測”
是這樣沒錯,然后因為來的人是個新手,直接引發了這個平行時空和二國正史的時空之間有短暫的重疊,把幾個二國正史的人物給帶到了這里。
不過你放心系統連忙抬高了音調,這種低級錯誤我們是絕對要進行修復的,最多一個月,這些人就會重新回到原本的軌跡上。在此期間,你的那些下屬
你就當他們是處在一個看客的狀態下看著現在的情況好了。
喬琰扶額,有系統的這句“一個月內”,真是一點也不能讓她感到輕
松。
更讓她感到無語的,顯然是那句“幾個”二國正史的人物。
一個也就算了,還幾個
大雍的朝堂制度和漢末的情況經由這十數年的變遷,已可以說是完全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一個節點樞紐忽然被塞進了一個和此地并不適配的存在,便如同今日郭嘉對她做出匯報的情況一樣,乍聽起來沒什么問題,卻還是有種不難為人所察覺的生疏。
要是多幾個人出現這樣的情況,她的治下可難保不會出現什么波折。
尤其是,若是劉備、孫策孫權和袁紹出現在此地也就算了,反正他們要么就已經沒有了對應的軀殼,要么就是在喬琰的嚴密把控之下。
可若是此時身在青藏高原之上的曹操忽然變成了另一個世界的魏王曹操,誰知道對方會不會弄出什么亂子來。
十二年身居天子位,讓喬琰有這個底氣,就算對方膽敢割據西藏自立,她也有這個將其給盡快平定的把握,但若是讓此事傷及了她與下屬之間的交情,她必定要跟惹出這個麻煩的家伙據理力爭到底
“都有哪些人被原本歷史軌跡上的自己給替換了還有,你為何不提前告訴我”喬琰心中一番思量后開口問道。
系統回道我原本以為,憑借著這些人的聰明才智,加上又是到另一個世界的自己身上,應該沒有那么容易被發現的才對,足夠在將人撥亂反正之前隱瞞好身份。
誰知道郭嘉居然會直接撞到喬琰的面前,還是以這等低級的方式暴露了身份。
至于有哪些人被替換了得等到系統維修局的人過來才知道。
這系統到底要它何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