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覺得,自己但凡不蠢,便說不出個“沒有”來。
難道這真是因為湊巧,才會讓他和郭嘉能有這樣湊到一起商榷的環境,讓他二人能打著共事的理由努力掩蓋自己并非原主的事實,甚至還給了他們以授課籌備為由隨意搜集資料的機會
而這數日之間,黃月英幾乎沒有回過家中,就算有的話也僅僅是和他擦肩而過,郭嘉更是屢次成功地把荀彧戲志才等人的邀約給糊弄過去。
但這世上,真有這么多的巧合嗎
大概是沒有的。
大雍建國十二年,并不算長,從長安遷都到洛陽也就是這幾年之間發生的事情,若是出現什么疏于管理之事,讓他們二人鉆了空子,倒也不是說不通。
可他們都沒能在自己原本所在的世界,將自己所奉迎的主公給捧到那天下至高的位置上,令四海重歸于一統,又有何底氣以為自己才是這個最為聰慧之人
喬琰所下達的這道指令,與其說是在讓他們趁著眼下還不算太忙碌之時能夠人盡其才,再多幫她干一點活,還不如說,這是在給他們下達最后通牒。
有些話藏著掖著沒有任何的意義,反而顯得他們在這位帝王面前像是個丑角。
盡快坦白才是正道。
在意識到這句潛臺詞的那一刻,郭嘉和諸葛亮又不由嘆了口氣。
他們此前的擔心果然還是變成了現實。
但想到他們做出的種種嘗試都沒能令自己重新回到原本的世界,他們又覺得,在此時收到這樣一份可能大有麻煩的邀約,或許也是一件好事。
反正,情況已經不會比現在更壞了。
就是如果在見到那位陛下之前,可以先不見到那位小皇女,或許對郭嘉來說會更有心理安慰一點。
誰讓這孩子上來就是一句,“我就說你有鬼吧下次你可得記住了,我給了個猜測之后你可千萬不能直接順著說了。”
她想了想又接了一句,“不對,你應該沒有下一次這樣接話的機會。”
“說起來,你也太小瞧我母皇的本事了,居然反復出入洛陽城門,想通過馬車經過發生互換的地方來情景再現嗎這也不是郭刺史會做出來的事情。”
說到這里,喬桓又小聲嘀咕了一句“我記下了,這不是可行的策略。”
郭嘉重重地咳嗽了一聲,打斷了喬桓的自言自語,“互換”
他本以為,那位當朝天子至多也就是發絕他和諸葛亮的情況有異,卻怎么也想不到會被如此精準地說出互換這種說法來。
喬桓一捶掌心,“哎呀,說錯了,母皇只是說,她從你對郭奕的反應里看出來,你很有可能也是郭嘉,不過不是跟她一道經歷了大雍建設的郭嘉。總之我也鬧不明白是個怎么回事,你還是跟母皇去說吧。”
諸葛亮朝著喬桓看了一眼,見這行為舉止頗有些跳脫的孩子,雖在口中說著什么自己不明白,可光看她這聰慧異常的神情,也絕
不像是不明白的樣子。
這位大雍陛下以天子之尊生育本是萬分危險之事,但以眼下的情況來看,這個決定卻并未出錯。
大雍朝堂之上的一部分向心力,只怕還得是這位小殿下帶來的。
她越是能表現出承接權柄的天賦,這新起之王朝基業也就越是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