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無實物也沒有相應搭戲對象的情況下,要做出這個七情上面卻還得顧忌旁邊有人于是刻意收斂的樣子,難度明顯就是提高了不少。
不過李思詩還是特別戲精上身地完成了這一小節,那又羞又惱到最后幾乎有點惱羞成怒的模樣,程賀生仿佛都覺得自己能看見李思詩所扮演的女主角的眼中景象港城各種服務行業人員在劉北樺那一系列倡議改良服務態度的公益廣告出來之前,大多數時間門都是平等地歧視每一個人
不止對外地人,對本地人更是粗言來穢語去,不熟悉這種奇怪氛圍的人,就會覺得這些服務行業人員眼高于頂,見了非本地人就白眼翻上天。
雖然這其中有部分是基于工作太累導致的怨氣發泄,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個時期很多人還沒有“服務”的概念,然后就出現了這種一開口就像是在撩是斗非的各種找架吵場景。
女主角顯然就是那種一時失敗就會低沉一番的性格,兼且她亦在思緒混亂的同時,還記得起男主角那個一直掛在嘴邊、但卻始終未能將其接到身邊的未婚妻。
而男主角這樣單純地喜歡未婚妻、也單純地喜歡她的迷惑操作,再加上兩人那種曖昧不清的姿態,便是讓“柜姐”八卦地吃了好一會瓜。
那依稀帶著同情和嘲諷的笑,讓自覺被人看穿了所有的女主角無地自容。
迷茫、愧疚、不安等眾多情緒紛涌而至之后,氣得跑到街上的女主角,就終于是對男主角說出那句藏了許久的心里話“衛邵軍同志,你來港城的目標不是為了我,而我來港城的目標,也不是為了你啊”
這樣直擊靈魂的拷問,最終就是打破了兩人有意無意維護的“友情”,開始將他們逃避多時的、赤果果的現實擺到明面上。
哪怕在漫長的路程之中許多人都會忘記從前的目標,而感情的事也很難說得清楚,不過他們這種不清不楚的情況卻是普遍,但又不代表著正確。
所以這一場戲,是逃避至今的兩人第一次直面眼前這樣錯綜復雜的關系,亦是兩人必須要面對的第一次抉擇。
至于女主角的心里話,就是言簡意賅地說出了她在這場關系里的抉擇,決心拋棄靈魂的共鳴,然后回歸現實的責任。
原版商瀾玉的演繹,是在步步推進層層疊加下的最終隱忍爆發,和她在前期戲份里的“收斂”搭配得天衣無縫,在層次豐滿的逐層推進里,第一次收線完善女主角那理智重于感情的過分精明。
若是想要保險的話,李思詩其實大可以照樣畫葫蘆地復制記憶里商瀾玉的表演,然后加以部分屬于自己的獨特韻味,穩妥地在程導演心里記下一筆。
但李思詩從一開始就不打算抄已經寫好的作業,反倒是特別費力氣地另起爐灶給自己重做一碗飯的原因,則是因為她不想真的成為那些人口中的“商瀾玉第二”或者“翻版商瀾玉”,而是想成為獨立的“演員李思詩”。
就像她從前跟樂云學習聲樂一樣,樂云先是讓她從打好基礎和模仿他人開始,等到了某個差不多的時候,就讓她把之前記住的東西全部“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