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期可以模仿,但不能一味模仿。”樂云當時如是教她道,“當你模仿別人的時候,即使你會在這從中吸收了別人的優點,但無可避免的,亦容易會把別人的缺點也吸收過來。”
“做歌手,最需要的是個人風格,最重要的也是個人風格。”
做藝人也一樣。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門里做好計劃,然后見招拆招、強化自身。
所以李思詩在這一場只屬于她的試鏡里,一改那保險亦保守的逐層推進式模仿和暗中的創新,而是干脆大大膽膽地玩了個大起大落曲折迂回的做法,在說那句兩人來港城是為何目的的同時,亦是做好了后面的后備方案。
比起逐層推進式的細膩演繹,李思詩這種大起大落的對比演繹,儼然就是更適合現在這種在現實表演的場合更何況李思詩不但身姿動作做得好看,眼眸間門的感情作業也是交得足足的。
在欲語還休又無言以對的復雜神情中,明明是只要不瞎的人都能看得出女主角對男主角有情,但女主角就是強硬地壓下了選擇男主角的沖動這樣一來,先前被那神情款款眼神“騙”住的人,便能愈發感受到女主角那藏在圓滑精明外表下那顆情真意切的心。
靠著這樣一層套一層的套路,那種劇情期待全數拉滿時卻又始終出乎意料之外的兩極對比,更是能讓人深深感受到那種難以言喻的戲劇張力彼此的感情在時代洪流里無處安放,所以不管女主角再怎么為這份和她的按摩工作一樣“見不得光”的感情而動容,但她亦是由始至終都明白
她應該選擇什么,又應該放棄什么。
所以,兩人的這一次爭吵和抉擇,最終就是以雙方各自回歸原位、按照原定的“目標”繼續生活打拼為止。
程賀生饒有興趣地看著李思詩在這一場戲的表演,對她的演繹很是滿意說真的,自從娛樂圈的水越來越渾之后,他就很難得再見到這種戴著枷鎖亦能跳出驚艷舞蹈的新人了。
李思詩演技如何
好,非常好,很適合女主角“呂遙”這個角色哪怕年齡稍顯稚嫩,也照樣能通過自己的想法和演繹,去另外塑造出一種少年老成的精明感和疲憊感。
理智告訴他,現在就應當是趕快簽下眼前這顆超新星,然后抓緊時間門開機拍戲;但不知為何,可能是在那虛無縹緲的潛意識中,程賀生卻是有種莫名的得來得太容易的不真實感。
于是,鐘愛文藝片的程賀生導演就開始犯起了文青病,覺得不能那么輕易就定下女主角的人選,還想要再多面試一些人,幻想能繼續精益求精
聽到程導演說她表演得不錯、但現在一時還未能確定角色最終人選之后,李思詩倒也沒有氣餒,禮貌性地鞠了一躬,作為了這場試鏡的最后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