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擊敗和人的武士?…這個…只要訓練上半年一年,你們的部族戰士,就能擊敗和人武士…組織的農兵…肯定會壓過石狩氏族一頭!…”
忙碌的八月,就這樣在波濤中遠去。而當九月來到下旬,王國在西海大陸上的第三個港口,神樺太港,也粗粗的有了些雛形,能容納數百人,在地窩與窩棚里過冬了。而這處港口的位置,就在后世庫頁島上的第二大城市,科爾薩科夫(n47°,e143°)
海風濤濤,兩艘長船停靠在風平浪靜的南樺太灣中,簡陋的營地就在海邊的小坡上。上百艘阿伊努人的漁船,正在海邊忙碌捕魚。他們甚至不需要出海,只要在小河邊設下漁網,就能收獲源源不斷的肥美漁獲。因為,最為盛大的秋季鮭魚漁汛,已經拉開了序幕!
在這阿伊努各部歡慶的“鮭魚祭”,即將來臨的時候,祖瓦羅卻并不在營地里。他已經帶著王國旗艦的大雪狼號,沿著樺太西側的海岸線一路北上,終于抵達了傳說中的“樺太河口”,抵達了尼夫赫狗部的領地!
在本地阿伊努向導的幫助下,在幾次還算順利的交流后,祖瓦羅驚訝的怔在原地,聽到了一個未曾預料的消息。這一刻,他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一位狗部的老頭人,看著對方比劃的手勢,指向了大河上游的深處。
“主神啊!你說什么?在很多年前,就有一個特別強大的大大大部落,從南方而來,在這個大河的上游河口處,建過一個鎮子,還設立過交易的集市?當時,所有的北方部族,包括林中的索倫各部,都聽從他們的命令,向他們進貢…嗯,更多的是貿易?貿易他們從南方運來的好用貨物?…”
“但后來,他們離開了,鎮子和集市都廢棄了…最后只留下一座廢棄的神廟,就在大河的上游?…啊!那神廟在哪里?有多遠?…哦!并不算遠,只要劃八九天的船?…”
“贊美主神!這把鐵斧,就是我們部族送你的禮物!請你作為向導,帶我們去看一看吧!我們會供應你一路的酒水和食物,對,熱乎乎的酒!…是的!去看一看,看一看那處南方大部族的神廟!看他們究竟供奉著哪些神靈,又是何種神秘的模樣!”
在樺太河口的連綿森林邊,尼夫赫狗部的頭人想了想,握緊了送來的鐵斧,緩緩的點了點頭。隨后,他就牽著自己的兩頭契丹細犬,告別了河邊捕獵的族人,登上了從沒有上過的大船。
隨后,他的手指指向了寬闊的大河,一條無盡的森林與沼澤中,不知通往何方的大河大江…而這條浩蕩悠長、洶涌東來的大江,就是女真人口中的“薩哈連烏拉”,是通古斯諸部口中的“阿穆爾”,更是明朝口中的“混同江”,遼史中的“黑龍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