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像碟子一樣淺底的容器里倒入油脂再讓里面放一根燈芯,其實就和蠟燭一樣只是多了個容器,像橄欖油這種不會凝固的油就能用這種方式點燃照明,而且用容器裝著也方便拿在手里,平民的話就算用不起好油,買一些次一點的油也能用很久了。”
“很多人是連最差的豬油也不一定買得起的,即使買得起,他們也舍不得用來照明。”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油以橄欖油和牛羊豬等動物油脂為主,其中牛油羊油是高檔油,而豬油因為帶有豬肉的異味而不得有錢人喜愛,是只有平民才會購買的油脂。
他們買不起,不就是你的責任嗎艾拉暗自吐槽了一句,倒是沒有說出來,這話要是說了,魯西斯絕對會生氣。
她只是道“棕櫚油呢,它的價格應該比動物油便宜吧。”
艾拉沒怎么吃過棕櫚油,華夏不怎么產這種油,都是靠進口的,所以吃的人相對較少,但她好歹還是知道棕櫚油是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和大豆油菜籽油一起并稱世界三大植物油。
而棕櫚油是用棕櫚果壓榨而成,原產地最早就是在非洲,沙迪亞遍地都是盛產棕櫚果的棕櫚樹,怎么會少了棕櫚油。
不說其他,以棕櫚果的產量,棕櫚油的價格應該不會高到哪里去。
不過艾拉回想了一下,她好像沒在廚房看到過這種油,但廚房也沒有豬油,他們只用最好的橄欖油和豬油牛油,如果棕櫚油很便宜,那皇家的廚房里沒有棕櫚油也很正常。
結果魯西斯卻告訴她并沒有棕櫚油這種植物油。
他好笑地看著艾拉,打趣道“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棕櫚果可以產油的,你是被誰哄騙了嗎”
“不可以嗎”
艾拉很意外,她的記憶里棕櫚油的食用歷史可是超過五千年的,結果沙迪亞竟然沒有。
不過一想這里又不是地球,還沒有發現棕櫚果可以榨油好像也是可能的。
于是她只能找個借口道“之前聽一個異國商人說起過他們的故鄉會用棕櫚果榨油,而且產量很高的樣子,我還以為沙迪亞這邊也有呢。”
魯西斯聞言,倒是沒有問那商人是哪來的,只追問道“產量很高比橄欖油高嗎”
這艾拉哪里知道,她又沒有去了解過這些,但棕櫚油既然能成為世界第一產量的植物油,那怎么也不可能比橄欖油的產量低吧。
于是就含糊道“棕櫚樹結果可比橄欖樹多多了,產量應該比橄欖油高吧。”
艾拉聽侍女說過,棕櫚樹是一種非常高產的樹木,棕櫚樹的果實生長在大果串上面,據說一棵棕櫚樹一生可以長出六七十個大果串,而一個大果串至少能有兩千多顆的棕櫚果,并且一年三四季每天都會有果實成熟,如果是一次性采摘得到的果實重量換算成斤數至少能有兩百斤,而且一年還可以采摘兩次,那就是四百斤。
而一棵橄欖樹每年的產量最低的時候甚至只有十幾斤,最高的時候也不過百,兩者相比,如果出油率差不多,那棕櫚油的產量絕對能碾壓橄欖油。
魯西斯很重視這件事,立刻就排版道“那我們也用棕櫚果試試,看看是不是能榨油。”
魯西斯并不怎么關系普通平民的生活,但他還算是個稱職的國王,對于這種有利于民生的大事并不懈怠。
棕櫚樹到處都是,甚至家家戶戶都會種上一兩棵以獲取果實作為食物來源,棕櫚果如果真的能榨油,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國王一句話,總有人會跑斷腿。
雖然現在已經快到晚上了,但對于魯西斯來說,只要他想,別人就必須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