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的麥子入了庫,作為糧種被妥善保存起來,但要不了多久,它們就會被喚醒,再次埋入肥沃的土壤中,化作新一季的小麥植株長出更多的麥粒。
而這個等待的時間門,甚至都不需要超過十天。
十月初本該是泛濫季的尾巴,茵魯拉河從九月底就開始退潮,一直到十月中旬前還給沙迪亞大部分肥沃的農田。
但今年因為泛濫季提前,導致河水退去的速度也比往年要快,按理來說現在就已經可以進行耕種了,但大家已經習慣了在十月中旬開始播種小麥,而且每年的耕種都是由神廟測算具體的日期后崽發布消息通知大家在那天開始,但今年泛濫季提前結束,神廟這邊卻沒有提前耕種時間門,所以這段時間門雖然也有人已經開始整理土地,但真正的播種卻還沒有開始。
而之所以神廟祭祀們還是按照以前的情況來定開耕的時間門,是魯西斯下的命令。
大祭司去世以后,魯西斯并沒有繼續任命新的大祭司,而是理所當然的由他自己接替這個身份,本來前任大祭司還在的時候就基本是處于名存實亡的狀態,連豐收祭祀這種重要的時刻都是魯西斯這個“限定大祭司”在負責,所以他宣布自己成為正式的大祭司時,神廟那邊也沒人提出反對。
一來,國王勢大,神廟這邊處于弱勢,就算反對,事情也不會改變,甚至還會因此得罪國王,只要稍微有點理智的人都不會做。
二來,神廟里也不是一團和氣,三個原本的大祭司候選人都有各自的支持者,所以目前的神廟內部就有了三個派系,并且誰也不服誰,而且另外兩人都明白,如果大祭司非要從他們三人中選擇,那最有可能繼任新一任大祭司的人選必然是陛下的姨母梅爾耶特,而如果讓梅爾耶特上位,他們又不服氣,那還不如讓陛下來當這個大祭司。
而且陛下那么忙碌,他當了大祭司后,不可能完全兼顧神廟的事務,到那個時候,實際負責這些的就必然是他們這三位高級祭司,相比名頭,他們更想要的拿在手里的權利。
而事實也是如此,在魯西斯宣布由自己兼顧擔任大祭司后,他就把神廟的事務都分擔給了三個高級祭司,他只負責最后的決斷,而三個高級祭司各司其職,也確保了神廟內部不在一家獨大。
而魯西斯之所以沒有讓神廟提前今年的耕種時間門,就是為了等牧場這邊的收割。
如今收割結束,產量比預想的還要好,第一階段的宣傳也已經完成,在知道他要派人去教導其他人新式的種植法后,短短幾日內,就已經有很多大臣和貴族來求人和糧種,后者魯西斯給心腹大臣們每家送了一大袋,而要人的,那就沒有,他們想要學習,就自己派人來皇家學。
皇家的土地那么多,甚至遍布整個沙迪亞,哪怕這個季度暫時只需要負責三角洲一帶,佃農和奴隸的人數就已經不夠了,他當然不可能再把僅有的這幾百人給借出去。
現在小麥收割,距離耕種的日子也就沒有幾日了,定下的時間門早已公布,而與此一起公布的,還有新農具和耕牛的租借。
并不是每個平民家中都有農具,尤其是一些需要用到大量金屬的農具他們很多人都買不起,所以耕種季的時候,他們會用一些糧食去換農具,并在限定的時間門內歸還,這種租用農具的事情都是由專門的管事在負責,而農具的則是官方。
今年可以租借的農具里多了一批新農具和耕牛的租借,農具和耕牛同樣由官方,有人去借的時候,管事還會教他們怎么使用這些新農具,只是犁車的租借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一開始的租用情況并不好,而沒有人租犁車,耕牛就同意很難租借出去了。
對此負責農具的管事們倒是不強求,最早的這批犁車數量本來就不多,雖然一開始租的人少,但只要用過就能知道它有多好用,“回頭客”絡繹不絕,犁車基本上沒有空著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