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麥德納村的村民們,也接到了新的命令,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需要跟著士兵去三角洲那邊開展新工作,為他們的未來努力,但也有一部分人留在王都,負責這邊的耕種。
至于牧場這邊的地卻也沒有空下來,所有管事里,年紀最大的村長就留在了這里,負責這片土地的新一輪耕種,不過因為牧場的地里還種著牧草,所以這片土地會暫時休耕,但牧場之外還有大量的土地需要他帶領周邊其他村子里的佃農和奴隸們去耕種,當然要是有其他的平民愿意來學習,他們也不會吝嗇教導,只是學習一天就要幫忙干一天活,他們會一頓午餐,但不會再給報酬。
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平民會來學習,畢竟這里可是種出了13袋小麥的地方,很多人都是懷著朝圣一般的心情來的,不過這樣的人一般都有自己佃租的田地,所以他們會時不時來學習一天然后回自己的地里去忙碌,并不是一直都留下來干活。
這種情況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管事和麥德納村的村民們主要還是在為皇家服務,其他人想學習他們就教,不想的話,也不會特別強求,不過事實上大家的學習熱度一直都很高,因為只要稍微來他們這里學習過,再對比以往自己的種植方式,就能發現這邊教導的種植方式麻煩是麻煩了些,可地里的情況肉眼可見的比以前好。
尤其以前茵魯拉河退水后,雖然會給土地帶來肥力,但也會在地里留下許多病菌和蟲卵,農夫們不知道需要把土地深耕讓里面的病菌蟲卵暴露出來被烈日曬死以此達到殺菌殺蟲的目的,所以很多時候地里的作物長出來了,病蟲害也會跟著而來,之后剛剛長出來的小苗生病就是被蟲子咬了,他們卻沒什么辦法,蟲子他們還能動手抓,如果生病嚴重他們就只能拔掉重新補種,白白浪費一批種子不說,補種的很可能還會繼續生病。
現在和皇家的人學習過后,他們咬牙也去租了犁車和耕牛來深耕自己的地,并且在翻地之前還會往地里撒草木灰,這樣殺菌殺蟲的效果就更好了,這樣等新的種子撒下去再長出來,生病生蟲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而且到了后面即使地里的小麥生病生蟲,他們也可以去找那些管事們,買一些藥水回來解決地里的問題。
幾百個村民的人數看著多,但融入到整個三角洲和波伊曼后,就像是往大海里倒了一碗水一樣,連波瀾都不會有多少,但等上幾個月,他們所發揮出的作用,會比所有人想象的還要巨大。
但那也是幾個月后的事情了。
盜匪團被抓,他們的罪名被公布,幕后的格比特蘭也暴露了出來,雖然很多人都不太相信這次的刺殺竟然會是米歐大陸那邊的國家干的,但有奧斯頓等人作證在奧斯頓之后,阿爾杰等人也跟著背叛了,加上參合進這件事的那些使團積極推鍋,其他還未離開的使團們也不得不相信,這次的罪魁禍首確實是米歐的格比特蘭國。
這讓他們一直以來對米歐不怎么重視的心態發生了一些改變,尤其是位于非羅北部沿海一帶的國家,這件事讓他們警覺起來,既然格比特蘭連非羅最強大的沙迪亞都能覬覦,那么他們這些實力弱的國家不是更加危險
雖然格比特蘭最想要的是沙迪亞的三角洲這片最為富饒的土地,但他們的陰謀失敗了,沙迪亞人有了防備后,自然不會給他們可乘之機,那么缺少了最有利的一塊跳板,難保格比特蘭國不會想換一個其他的國家作為進攻非羅大陸的跳板。
所以其它實力比較弱的沿海國家,都有可能遭受格比特蘭的襲擊,這讓他們怎么不擔心。
只要想到海對面有個強大的國家一直盯著他們,隨時有可能伸出爪子撕下他們身上的一塊肉,他們就坐立不安,恨不得立刻回到自己的國家匯報這件事,并請求他們的國王把那些來自格比特蘭的商人給趕走。
就像沙迪亞現在做的一樣,那些來自格比特蘭的商隊都會被嚴查,只要稍微有點問題的,就會被驅逐出境。
這些人迫不及待的想要離開,但又舍不得沙迪亞的新式種植方式,他們的國家里沒有沙迪亞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所以他們的耕種時間門和沙迪亞不太一樣,在非羅其他的國度,他們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分每年的五月到十月是雨季,十一月到次年的四月則是雨季,所以耕種的時間門也是在雨季前后,也就是三四月份,然后十月左右收獲,和沙迪亞基本呈現完全相反的耕種時間門。
所以現在他們要是能在沙迪亞學到他們的種植方式,再回國教授給本國的農夫們,那么下一次雨季到來時,他們也能使用上這些新方式了。